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聪明沟通糊涂相处(妻子使用说明书)
ISBN: 9787508619484
李丙準 1966年生于韩国庆尚南道,毕业于庆尚大学国语国文学科,婚后开始进入韩国总神大学神学院学习神学。 为了解决婚姻生活中产生的痛苦和矛盾,他进入韩国白石大学心理咨询研究生院攻读了《家庭沟通》课程。现在正在那里准备博士课程的结业论文。 后在地球村家庭教育院工作5年,从事夫妻交流指导、夫妻关系治疗和聆听指导等工作。他希望将“家庭生活指导中心”发扬光大,使之就像小区里的药店一样,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办一家“家庭生活指导中心”的模范店。怀着这样的理想,他于2007年1月,在韩国开办了一家名叫“Fun Family”的家庭生活指导中心。 现任家庭教育专家,冠军夫妻讲师,夫妻问题讲师,同时还担任着与家庭生活指导中心同时成立的“救赎教堂”的牧师,还是包括妻子朴熙珍和三个孩子(熙在、玉真、佑真)在内的五口之家的一家之长,现在全家人一起幸福地生活着。
天使变成了战士 新婚的时候,妻子的声音既温柔又动听。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看着 沾上屎的尿布,她竟然不皱眉头,毫不犹豫地去洗孩子的尿布,边洗还边 哼着歌,那时的妻子在我眼中就是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想着与一个天使 结了婚,我那时的幸福感是无与伦比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天使竟成了战士。妻子成为战士之后,家里自然 而然也就变成了战场。 妻子原先是一个女低音,后来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女高音。那时我还不 够成熟,一直没有想过“怎样帮助妻子”这个问题。 家既然已经成为了战场,我就无法躲避战争了。炮弹不只落在了孩子 们的身上,当我宣布了自己中立的立场之后,我这个以旁观者出现的角色 ,也不可避免地被炮弹轰炸。如果说,妻子是袭击珍珠港的日军,那么我 就是在二次大战中隔岸观火的观望者——美军。妻子最终还是引发了我的 愤怒情绪,我也正式卷入到家庭战争中。 “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 我在咨询室经常可以见到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充满愤怒的男人,经常目 睹他们的恶行,不止一次地看到孩子受伤的画面,对前来咨询的女人们那 心痛的样子也早已司空见惯了。这些情景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普遍存在着 。为什么不同家庭的生活状态会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呢? 如果你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你的父母又爱大吼大叫,整天怒气冲冲 的,那么,在不知不觉中你自己的性情也会变得暴躁起来。可是,有的女 性却说,父母没有对她吼过一次,她却常常对孩子们大吼大叫,以此来发 泄愤怒的情绪。我的妻子就是一个典型。 学习了家庭治疗之后,我才知道很多情况下和平的气氛都是一种伪装 。虽然,从表面上看,像妻子这类人生活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家庭中, 但事实上是因为“不能表现出来”,“不能成为问题”等这些潜在的“家 庭规则”,让妻子把怒气压抑在心底。所以,妻子很难对我表现出她的真 实情绪,就算是表现出来了,其表现的方法也很拙劣。 有些妻子经常会说“我很怕丈夫”、“丈夫不听我的话”、“多说无 益”之类的话,这些话很可能会导致夫妻之间的争吵。很多时候,夫妻争 吵还会升级为沉默的战争或被动性攻击战争。 即使妻子选择了释放自己的情绪,大多数妻子在吼完之后,心里就会 充满负罪感,她们会为自己薄弱的忍耐力而感到自责,看到孩子们泪渍斑 斑的脸就会感到愧疚。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大家孤立,妻子往往会觉得这全 是自己的责任。 亲切地、温柔地对待孩子,是一种“理想自我”的行为。但是,实际 生活中的“真实自我”却不是这样的,虽然很想忍耐,但是,如果不大声 吼出来,妻子们会感觉自己的内心就好像要爆炸一样。 最终变成抑郁症 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人的情绪最终还是要表现出来的。如果因为对孩 子感到愧疚而不能大声吼出来,或者因为太过善良而不敢对孩子吼叫,那 么,做妻子的迟早是会得抑郁症的。因为,那些把愤怒藏在心里、不发火 、不善于表达的人,得抑郁症的机会很大。 抑郁症也是一种无力感的外在表现。越是陷在无力感当中的人,越容 易得“烦躁症”,整天只知道看电视就是其表现之一。虽然口口声声说看 电视是为了休息,但是,被电视占据的人生就像放了好几天的饭,会慢慢 地发霉变质,人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义。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对来找他的抑郁症患者说 ,只要他们按照他开具的处方坚持执行两个月,就能恢复健康。他所开的 特殊处方就是每天都制订一个让别人感到幸福的计划,并付诸实践。那些 依照处方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心理疾患很快被治愈了。反之,那些没能做 到这一点的患者,病情则毫无缓解。 爱丽丝创造了治疗抑郁症的卓越方法——“认知治疗”,看待抑郁症 的视角也与众不同。以前的精神分析专家把抑郁症看成是“内心深处的矛 盾”,但是,爱丽丝认为抑郁症的症状是“不傻的人做出了傻事”,该症 属于单纯思考的错误。所以,她主张只要改变想法,就可以从抑郁症中摆 脱出来。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治愈了很多患者。 当妻子得了抑郁症时,她往往是被“想法”捆住了。我给这些“想法 ”起了一个名字,叫“想法鬼神”,指代那些危害人的、令人厌恶的想法 。作为丈夫,有责任帮助妻子从这种“想法”中逃离出来,摆脱“想法鬼 神”的控制,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P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