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5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苍凉深处等春来
ISBN: 9787550289789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人在江湖 做生意的朋友来看我,谈到内心里的许多挣扎, 说有时候为了生意,不免要去应酬、喝酒,有时还要 对别人设计、扯谎,其实自己的内心里向往着规规矩 矩地做生意,过单纯的生活,但这样的希望是很不可 得的。 他的结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呀是!” 朋友走了以后,我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不只是做生意的人,也是一般人去做那些不随已意 的事时,最常用的借口,江湖,真的那么可怕吗?什 么是江湖呢? “江湖”的用语,最早是出自庄子大宗师里“不 如相忘于江湖”,指的是三江(荆江、松江、浙江) 五湖(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 后来成为佛教里的常用语,把云游四海的云水僧人称 为“江湖人”。 那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江西有马祖道一禅师, 湖南有石头希迁禅师,两位禅师的德声享誉四方,同 时大树法幢,当时天下各地的神僧,如果不是到江西 去参马祖,就是到湖南去参石头,由于古代的交通不 便,光是走到江西、湖南就要一年半载,他们沿路挂 单参访,称为“走江湖”。走在江湖上的行者别称为 “江湖人”、“江湖僧”、“江湖众”。 江湖还有别的意思,像禅士如果散居于名山大刹 之外,居于江畔湖边自己参究的,也称为“江湖人” 。 或者,一般隐士之居,也可以叫“江湖”,如汉 书之“甚得江湖间民心”,范仲淹岳阳楼记说:“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因此,在早期,“江湖”是很好的字眼,它象征 着一种自由追求真理的态度;“江湖人”也是很好的 字眼,是指那些可以放下一切,去探究生命真相的人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民间,“江湖”成 为一般通俗的称呼,浪迹于四方谋生活的人,称为“ 走江湖”或“跑江湖”;阅历丰富的人称为“老江湖 ”,而以术敛财的人叫“江湖郎中”。这些都还是好 的,江湖只是名词而已,到了现在,“江湖”成为“ 染缸”的同义词,政客在国会打架、骂三字经,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商人出卖灵魂,重利轻义, 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黑社会杀人放火,无 所不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你们的江湖到底是什么样的江湖呢? 人处世间,江湖风险,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 在同一个江湖里,有人自清自爱,有人随浊随堕,完 全是看个人的选择,“身不由已”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我想起《韩非子》里说:“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 矛,不可同世而立。”如果心里有清白的向往,而还 继续混浊,当然会有矛盾、冲突与挣扎了。 在我们幼年时代,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在庭 前摆水缸,接雨水备用,接来的水要先放一两天澄清 ,等泥尘沉淀才可使用。有时候孩子顽皮,以手去搅 水缸,只要两三下,水就不能用了,要再澄清两天才 可用。 因此,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绝对不要去搅水缸 ,因为“要使水澄清很难,要一两天;要使水混浊很 容易,只要搅一两下”。 身在江湖的人也是一样的,古代的禅师主了发觉 内在的澄明的泉源,不惜在江边湖畔,苦苦寻索,是 看清了“江湖寥落,尔将安归?”的因局;现代的人 则随着欲望之江陷溺于迷茫之湖,向外永无休止地需 索,然后用“身不由己”来做借口。 即使我们真是身在江湖,也要了解江湖真实的意 涵,“春腮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江湖实 不可畏,怕的是自己一直把手放在水缸里翻搅。 如果马祖与石头还在,我也真想去走江湖,但是 如今最好是安住于自己的心,来让那心水澄清,以便 哪一天,可以拿来饮用呀! P(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