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计划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7.00
折扣购买: 一些无可厚非的小事
ISBN: 9787518203505
彭浩翔身兼作家、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主持、书籍编辑、摄影师及装置艺术家等多重身份的跨媒体创作人。彭浩翔祖籍广东番禺,1973年9月22*生于香港观塘。5岁时,因被修读儿童心理学的母亲怀疑其患有轻度智障,欲送进特殊小学,却于智力测验中,被医生证实为智商达135分之资优儿童。彭亦活跃写作,文字散见香港及内地媒体,曾获釜山PPP奖及**时报文学奖。于中港台**三地出版著作数十部。
下午·Los Indios·海豚的背及其他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想到别的地方。 开普敦也好,哈瓦那也好。什么样的地方也无所 谓,只要是随便世界中的随便土地就可以了。可是当 到了以后应干些什么呢?这倒没有认真思考过,也没 有一点特别的概念。 要是去了,就不会感到无聊。 我相信是这样。 当1957年,两个年青印第安人从巴西来到美国 RCA胜利唱片公司,灌录了他们**张名为“Sweet and S**age”的唱片。那时他们还是寂寂无闻,和 1810年的印第安族没有多大分别。 直到1963年的夏天,纽约WHEW电台的监制缅·金 丁,正头痛着替一早晨节目找一段约30到40秒的过场 音乐时,他无意中在存放唱片的柜里找到这张唱片, 就选了其中一曲作为节目音乐。听众们听过后纷纷去 信电台,询问这曲子的来源。唱片公司于是便把它重 新包装发行,推出后迅速打上全美国各城市的音乐流 行榜。而唱片公司的负责人那时正焦急地大喊着:“ 快找那两个印第安人回来。” 这是Los Indios的历史。 我坐在冷气巴士里的*后一排,那是一大块的密 封玻璃,玻璃隔*了外界的声音,让巴士和下午阳光 在毫不相干下行驶着。巴士不会理会下午,正如下午 也懒得看巴士一眼。于是彼此就继续前进。 巴士到它的终站,下午到它的黄昏,夜晚。 车厢中正播放着“Always in My Heart”,那 是Los Indios的名曲。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听年 老乐队的曲子其实是相当感伤的,当时光流逝,我们 就在某个夏天的黄昏里,杜宾狗懒洋洋地躺在安乐椅 的旁边,而墙上就贴了一张发黄、带些折痕的《阿拉 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电影海报。 听年老乐队的曲子就是这样的一回事。 那些还给她的小说,共有七八本。可是实际上她 借给我的小说并不止七八本,有些还分了上下册,可 是能够找出来的就只有这些。 小说的名称一个也想不起来。那时她时常向我推 荐一些小说,还会借给我看,但每次当我接过后就会 随便地放在一旁。有时在抽屉里,有时在画桌上。记 得有一个晚上,当我怎样也睡不着的时候,会随手拿 一本来看。但不知为何,每次看了两行后就再也不想 看下去。 “真的一页都没有看完吗?”她问我。 “嗯哼。” 我点起了一根Mild Seven香烟。她看来像一只疲 倦的波斯猫。 “工作很忙吧?” “嗯哼。”她点点头,“*近我们那边接了一项 大工程,所以开了数晚的通宵。” 我耸耸肩,没有再说什么。 可能由于现在是上班时间,咖啡店中的客人并不 多。和落地玻璃外的行人道对比起来,咖啡室就有如 一座从北极飘进了大西洋的巨型冰山,我把侍应唤了 过来,要了一杯热咖啡和一个烟灰缸,她则点了冻柠 檬茶。 “难道看一下真的很艰难吗?” “不想干的事就不去办,用不着要勉强啊。” “当然呀。”她带着一份讥讽的眼光笑着回应, “你不想干的事,谁都不能逼你去干啊。” “这是我的原则。” “如果可以的话,你总是希望全世界都来迁就你 的‘原则’。” “我并没有这样说过。” “但你是这样想。” “我没有。” “你知不知道,”她淡淡地说,“你很自私。” 这时侍应送来了咖啡和柠檬茶。我的右手拿着香 烟,身体侧靠着椅背,眼睛隔着桌子凝望她。她将双 手合上放在桌上,而视线就盯着那杯冻柠檬茶,好像 祈望杯中会产生什么变化似的。 “你很自私。”她又重复了一遍。 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她。 “原则今后大概也不会改的吧,对不对?”过了 一会她又说。她一直也没有抬起头来,仿佛她并不是 以我为说话的对象,而是向那杯冻的柠檬茶提出问题 似的。 “大概是。”我拨着头上的乱发,“会改变的就 称不上叫做原则吧。” “嗯哼。”她深吸了一口气,“但不管怎样,这 都已经和我无关。” 对,或许由她那次发觉了我跟她的妹妹睡觉后, 这都变得和她再没一点关系。*后她问了我这样的一 个问题。 “有件事我知道已经不重要。”她说,“但我想 搞清楚。” “嗯?” “就是过去的*子!我跟你一起的*子,你到底 曾跟多少个女孩子**?” “嗯哼。” “多少个?” “我想不起来。” “算了吧。”她叹了一口气,然后微笑地说,“ 再见。” “再见。” …… P57-61
本书为彭浩翔散文经典选集,犀利的笔锋与敏感修辞学,由熟悉的港岛出发,锐利剖析当代社会环境的人情与世故,从时事、电影、生活世道,隐喻荒谬而残酷的人之风景。在他偏执的文字世界里,没有过多感叹辞,情绪全然由平铺直述的文字所带出,然而、真正敏锐而细腻处总是不经意出现在没有察觉的换行之瞬,仿佛电影流逝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轻轻掠过,却在记忆里留下无尽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