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4.30
折扣购买: 把信送给加西亚(执行精进版)
ISBN: 9787515826455
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1856-1915),美国著名出版家和作家。《菲士利人》、《兄弟》杂志的总编辑,罗伊科罗斯特出版社创始人。 李春蕾 ,女,法学硕士,旅英管理学硕士,深交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购交易师,13年创业及公司管理经验,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吉林省立德联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立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多家企业担任管理顾问。
上篇 罗文简史 人物介绍 安德鲁·罗文 安德鲁·罗文,美国弗吉尼亚州人,188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作为一名军人,在美西战争期间,他受时任美国总统麦金利的命令,在美国陆军情报局的配合下,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把信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因其出色的表现,后来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 完成送信任务立功后,罗文曾服役于菲律宾,因为作战勇猛而屡受嘉奖。退役之后,他在旧金山度过了余生,于1943年1月10日逝世,享年85岁。 罗文上校的英勇事迹通过《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以不同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成为敬业、服从、忠诚、勤奋的象征。《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也因为罗文上校的英勇事迹而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本书所推崇的关于敬业、服从、忠诚、勤奋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加西亚 加西亚是古巴革命英雄,是古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1868年—1878年的十年独立战争)的起义军领导人。他因为自己的反抗活动而被捕入狱,直到1878年年底才获释,但恢复自由后很快又被捕。1895年,他到了美国,作为古巴起义军的首领,在美西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于1898年在华盛顿去世,是与美国总统麦金利商讨古巴事宜的委员会成员之一。 阿尔伯特·哈伯德与《把信送给加西亚》 1856年,阿尔伯特·哈伯德,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布鲁明顿,曾经做过教师、出版商、编辑和演说家,1895年,在纽约东奥罗拉创立了Roycrofters公司,制造和销售各种手工艺品,随后又开设了一家印刷装订厂。1899年,哈伯德根据安德鲁·萨默斯·罗文的英勇事迹,创作了鼓舞人心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文。其出生地后来因Roycrofters公司所出版、印刷、发行的优质出版物而闻名于世。 在经营Roycrofters公司时,阿尔伯特·哈伯德自创出版了两本杂志:《菲士利人》和《兄弟》。实际上,杂志中许多文章都出自哈伯德的手笔。除了写作、出版,哈伯德还致力于公众演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根据安德鲁·萨默斯·罗文的英勇事迹,创作了《把信送给加西亚》,发表在《菲士利人》杂志上,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轰动,这本小册子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的读物之一,列入全球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六名。《把信送给加西亚》的巨大成功,是哈伯德始料未及的。 哈伯德终生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地工作,不断地践行《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信条。然而,1915年,哈伯德和他的妻子乘坐路西塔尼亚号客轮出行时,客轮在爱尔兰海遭水雷击沉,哈伯德夫妇不幸随轮船沉入海底,这时他的事业正处在辉煌的上升期。 一切,结束得太早了。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文译本)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记忆中,有一个人总能脱颖而出,他就是罗文。1898年,西班牙和美国爆发战争,美国急需与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建立联系,但是加西亚在古巴的深山密林中作战,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美国无法通过邮件和电报联系到他。面对紧迫的战争,美国总统麦金利必须尽快与加西亚将军取得合作。 怎么办? 有人对美国总统说:“如果有人能为您找到加西亚将军的话,那这个家伙一定是罗文。” 罗文被找来,拿到一封给加西亚将军的信。这个叫罗文的“家伙”把信用油皮纸袋密封好,紧紧地贴心放好。然后他乘坐一条敞篷小船出发了。历经四天,罗文在古巴海岸登陆,然后一头钻进了古巴茂密的丛林里。克服种种险阻,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徒步穿行了三个星期后,罗文到达了古巴岛的另一端,找到了加西亚将军,成功地把信送到了。 这里,我无意讲述罗文送信的细节,我想强调的是,在麦金利总统把给加西亚将军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接过信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他?我能得到什么帮助?……这里只有任务和马上行动,而且最后完美地完成任务。像罗文这样的人,应该为他塑一座不朽的雕像,竖立在美国各所高校里。年轻人需要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或者这样那样的教导,更需要一种能让他们挺起脊梁的精神,这会让他们对信任忠诚、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这种精神就是——“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过世了,我们不用再给他送信了,但还有很多“加西亚”需要我们“送信”。 所有苦心经营一家公司,手下有很多员工的企业家都曾一次又一次为普通员工的愚蠢感到震惊——不是无能,而是不愿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亲爱的读者,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你现在坐在办公室里,有6名员工在打电话联系业务。随便找一个员工给他一项任务:“你去《百科全书》里查一下,给我写一个关于柯勒乔生平的简短备忘录。” 那个员工会镇静地说“好的,老板”,然后去执行任务吗? 这完全不可能。他会面目呆滞地看着你,问你下面的一个或几个问题: 柯勒乔是谁? 哪本《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里? 这在我的工作职责内吗? 您说的不是俾斯麦吧?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呢? 这个人死了吗? 这件事急不急? 我可不可以把书拿过来您自己查? 您想知道什么? 我可以和你打赌,输一赔十,你回答完这些问题,告诉他怎么去查、你要这些资料有什么用之后,那个员工会出去找另一个员工来帮助他完成你布置的任务——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没这个人。当然我可能赌输,但按照大数定律我不会输。 当然,如果你能够看得很清楚的话,你是不会对你的员工解释在哪里可以查到查理的信息,而是会微笑着说:“不用了,你出去工作吧。”你要做的是自己把这个工作完成。 这种行为的被动,道德的愚行,意志上的懈怠和惰性,还有这种姑息的作风,如果放任蔓延的话,这个社会可能会陷入崩溃沦陷的危险境地。如果人们为了自己都无法自动自发地主动行动,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他人而有所作为呢? 比如,你刊登招聘启事,需要招聘一名速记员,然而,你会发现来应聘的人中,很多人连基本的拼写都难以很好地完成,甚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这应该是作为一名速记员的必要条件。 我们能指望这样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曾经,在一家大型公司里,一个公司管理者指着一个人对我说:“你看那个职员。” “我看到了,他怎么了?” “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事的话,他可能完成任务,也可能在路上东逛西逛,等到市区的时候,就完全忘记自己是去干什么的了。” 这种人你能派他去“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对于那些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辛苦工作的工人,为求温饱而背井离乡的人,很多人会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来没有人提到过,那些雇主付出很大精力,花费时间去敦促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们积极主动起来,去提升自己来做点需要更多脑力的工作;也从来没有人提到,为了让那些没有人监管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勤奋起来,有多少雇主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努力。 在每个商店、工厂、企业里,都有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增加企业利益的员工,老板们会不断淘汰掉,而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则被留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经济景气不景气,这种淘汰机制都一直存在。尤其是,当公司经营艰难、就业机会不多时,这种淘汰就体现得更加明显——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没有能力、不值得留下的人,都被公司拒之门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这就是适者生存。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都只会留下那些最好的员工——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这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我认识一个人,虽然他非常聪明,但却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的事情,对他人来说这个人没有太大价值,因为他老是疯狂地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他,或者存心要压迫他。他没有能力管理其他人,也不愿意被别人管。如果你让他去“把信送给加西亚”,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现在,这名男子走在街上寻找工作,风吹过他身上的破旧外套。认识他的人没有敢雇用他的,因为他是一个经常不满的易怒者。他不懂道理,他考虑的只有自己。 当然,我知道,这种道德不健全的人比那些肢体不健全的人更不值得同情。不过,我们更应该对那些付出毕生精力经营一个企业的人报以同情,别人下班了,他们仍然在工作;他们华发早生,因为要付出很大的心血管理那些对工作心不在焉、偷懒懈怠、毫无感恩之心的员工。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心血,那些员工可能会挨饿并无家可归。 我是不是说得言过其实了?有可能吧。但是,就算整个世界变成了贫民窟,四周都是落魄之人,我也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公道话——他们不畏艰难,顶着管理下属的种种烦恼和压力,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成功后却发现:不过是一场虚无,下属们为公司干活不过是为了衣食住行而已。 我也曾经为了一日三餐而替他人工作,也曾作为老板为他人提供解决一日三餐的工作,我深知两者之间的酸甜苦辣。贫穷没什么好的,更加不值得推崇,衣衫褴褛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和骄傲的。我们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所谓的“剥削者”,集贪婪、专横于一身,还采取高压手段压榨员工,就像并非所有的穷人都是良善之辈一样。 我从内心欣赏那些老板不在的时候仍然认真工作以及回到家里仍心系工作的人。那些接受了“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只是默默地把“信”收下而不去问任何愚蠢的问题,也没有暗地里打算回头就把“信”扔进附近下水道里,而是一心一意地去送信的人,永远不会被炒鱿鱼,也永远不用靠罢工去争取提薪。整个漫长的人类文明史都在焦急地找寻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所有的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他们是如此珍稀,任何老板失去他们都会损失惨重。 每个城市、村镇,每个办公室、每个商店和企业都需要这样的人,整个世界都在呼唤,呼唤那个能“给加西亚送信”的人。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全球销量超过800000000册! 送一封小小的信为何让亿万人为之痴狂? 所有职场人士的精神之“钙” 工作焦躁时的“清心咒”,职场疲惫时的“原动力” 罗文式员工!——新时代所有企业都在悬赏寻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