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全集(共16册传忠书局刻本简体横排版)

曾文正公全集(共16册传忠书局刻本简体横排版)
作者: 编者:李瀚章|校注:李鸿章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598.00
折扣价: 251.16
折扣购买: 曾文正公全集(共16册传忠书局刻本简体横排版)
ISBN: 9787547712641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湘乡(今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晚清中兴名臣。湘军创始人,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近代洋务运动发起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幼时入读于家塾“利见斋”。24岁考取举人,28岁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及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之内,连升十级。   丁忧期间,太平军攻入湖南。曾国藩奉旨帮办团练,创建了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帅军出征,直至平定太平天国。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1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同治九年(1870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受命处理“天津教案”。同年再任两江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于南京。朝廷追赠太傅,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著述颇丰。涵盖理学、文学、军事、政治、修身、治家等各方面。   光绪二年(1876年),由李瀚章、李鸿章主持,几十位著名学人整理曾国藩生前著作,汇辑而成《曾文正公全集》。

内容简介

  ◆毛20岁就批读完一遍,到了延安还推荐干部学习   毛是曾国藩的半个老乡,20岁前曾经在湘乡上过学,那时候就批读过一遍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在他学生时期的学习笔记《讲堂录》里,频频出现对于曾国藩的赞赏。1917年写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更是赞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认为曾国藩是极少的“办事而兼传教之人”。后来到延安,他还专门要求领导干部要读一读曾文正。足见这套《曾文正公全集》对毛深远的影响。      ◆梁启超一天读三遍,一辈子带在身边的精神支柱   梁启超一生崇敬曾国藩,曾经发誓说“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康梁分道扬镳后,梁启超在致友人徐佛苏先生的信中,透露出在极端困顿之下,犹能心境不受干扰,常保舒泰平和,实在是拜曾国藩的修养锻炼方法所赐。他在晚年的书信中还提到:“我生平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胡适认为《曾文正公全集》实在是低限度的国学经典 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生的邀请,拟一个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共列出190余种,其中就有这部《曾文正公全集》。他还特别说明:“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而且“这个书目不单是为私人用的,还可以供一切中小学校图书馆及地方公共图书馆之用。”      ◆第一版quan威的《曾文正公全集》,李鸿章兄弟倾情编校   曾国藩逝世后四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第1版《曾文正公全集》。这一部《全集》由他的35位门人编校而成。总编辑是李瀚章,负责校勘的是李鸿章。其余33位参校人员有李宗羲、彭玉麟、沈葆桢、丁日昌、刘秉璋、俞樾、李元度、郭崑焘、薛福成、梅啟照、吴汝纶、黎庶昌、王闿运等。这些人受教于曾国藩,无一不是晚清的风云人物。所以这一版《全集》被公认是流传广泛的一个版本。      ◆完全无删改足本,简体横排   本次新版,就是以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作为底本。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与原版完全相同。除改正了当时刻印时的个别错字,其余完全没有删改。只是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以适合一般的读者阅读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