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53.40
折扣购买: 新时代图书馆管理
ISBN: 9787516429006
作者简介 阿炳 哈萨克族人,中国共产党党员。200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20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2016年任图书馆技术部主任,2019年取得副研究馆员(副高级)职称。 2003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图书馆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图书情报专业研究工作,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读者服务”“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论文10余篇。
第四章 新时代数字图书馆管理 第一节 数字化的新面貌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技术来处理和存储各种各样的图文并茂的文献的图书馆,它的本质是一种由多媒体构成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虚拟的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与实际生活中的图书馆一样,可以查阅资料。数字图书馆是通过检索来查阅图书的,它规模大、内容多,使用方便,无使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一个可以实现跨库的知识中心。 一、数字图书馆是没有边界的分布式合作体系 从理论上讲,数字图书馆是没有边界的,其长远目标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通过任何与互联网联通的设备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与知识。这一目标不是靠一个数字图书馆系统就可以实现的,需要由全世界各个数字图书馆系统共同构成一个信息服务网络来实现。如今,随着网络触角迅速地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基于网络的数字图书馆分布式共享合作体系发展越来越完善,并在信息服务的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另外,随着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实现跨国界的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日益成为全球共识,合作内容涉及资源共建、服务共享、标准规范研制和管理协调等多个方面,可以预见,未来数字图书馆建设将走向更加广泛的合作建设与协同服务。 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国家性、行业性与地区性数字图书馆项目相继启动,一个由国家、地区、行业、个体构成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正在逐渐形成,并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是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的核心,致力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包括建立各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统筹规划与分工协作原则、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和开放建设机制、建立互操作机制及组织协调机制、探索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等,对支撑全国各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各行业、各系统数字图书馆是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的中坚力量,是行业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心,是国家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侧重于行业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协调,行业信息和特色资源的建设,面向本行业用户的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的建设。 应当指出的是,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图书馆的使命,也不可能仅依靠图书馆自身的力量实现,而需要计算机科学、经济、法律、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与参与。国内数字图书馆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在由政府投资的各大国家级或行业性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跨领域的合作日益完善和深入。 本书探讨了当今图书馆智能化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及新时代其新的功能与定位,为各个类型的图书馆管理提供指导、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