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唐朝大历史
ISBN: 9787550205338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一节 高祖与太宗:开国定鼎父子兵 汉、唐并称中国盛世。贞观、永徽之治,论者 以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远过之;然非其时之君臣 ,实有过人之才智也。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 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 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 武帝矣。若高祖与高宗,则尤不足道。其能致三十 余年之治平强盛;承季汉、魏、晋、南北朝久乱之 后,宇内乍归统一,生民幸获休息;塞外亦无强部 ;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唐高祖以勋戚起,论其权略,实出李密之下, 所以幸获成功者,据关中,得蓄力以待东方之敝, 亦事势使然也。观其刑赏之倒错,即知其实无君人 之德。萧铣志复先业,虽不免志大才疏,实不可谓 之有罪,徒以见高祖时言稍戆直,遂斩于都市。王 世充之罪。殊不可恕而舍之。窦建德实较磊落,反 杀之。建德之死也,高祖征其故将范愿等,愿等相 与谋曰:“王世充以洛阳降,其下骁将、公卿单雄 信之徒,皆被夷灭,我辈若至长安,必无保全之理 ,且夏王往日,擒获淮安王,全其性命,遣送还之 ,唐家今得夏王,即加杀害。我辈残命,若不起兵 报仇。实亦耻见天下人物。”遂推刘黑闼为主而叛 。此非愿、黑闼等之好乱,唐之措置,固有以自取 之也。其用人尤为偏私。裴寂不徒无功,且有拒宋 金刚之负,乃用为仆射,册为司空。异时太宗数之 曰:“武德之时,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职公之由 。”高祖之政事可见矣。刘文静举义首谋,且有致 突厥兵破屈突通之功。高墌之败,太宗亦身在行间 ,史称其卧疾委事于文静及司马殷开山,未必非讳 饰之辞也。徒以与寂有隙,兄弟骈诛。此帝之昵于 故旧也。封伦在隋世,依附杨素;虞世基尤非正人 ,且为宇文化及内史令;而帝以伦为左仆射,世基 为中书令,可见其好用小人。宇文士及,化及之弟 也,虽兄弟罪不相及,其人亦何足取?乃与虞世基 同来,亦见亲待,则以其在隋朝,深自结托,且妹 为昭仪故也。元吉之在并州,常共窦诞游猎,蹂践 谷稼,放纵亲昵,公行攘夺。甚至当衢而射,观人 避箭;夜开府门,宣淫他室。宇文歆频谏不纳,表 言之,元吉坐免,乃讽父老诣阙请己,高祖又令复 职。逮刘武周兵至,元吉弃军奔还,高祖不罪窦诞 ,反欲斩宇文歆,赖李纲力争得免。窦轨恣意虐杀 ,为益州行台左仆射,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所 斩略尽,高祖明知之,乃一下狱,旋复释之还镇。 则以轨为太穆皇后从父兄子,诞则其从父兄孙,又 尚高祖女襄阳公主故也。此帝之私于亲戚也。帝性 好渔色。其起兵也,实由裴寂以晋阳宫人私侍之。 即位之后,嫔妃擅宠,女谒盛行,遂致建成、太宗 ,争相交结,衅隙愈深,终酿玄武门之变。初篡位 时,孙伏伽以万年县法曹上书谏诤,万年县,在今 陕西长安县西。帝即擢为侍御史,此盖意在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