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140.00
折扣价: 89.60
折扣购买: 蔡澜雅玩人生(典藏版共5册)
ISBN: 9787807665915
蔡澜,香港著名作家、美食家、旅游家、电影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才子”。生于新加坡,青年时留学日本学习电影制作,之后长期任职邵氏、嘉禾东南亚两大电影公司。监制的电影有《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重案组》等多部成龙主演的巨片。 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巴塞罗那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曾向冯康侯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向丁雄泉先生学习绘画,闲时写写书法、刻刻图章、画画花草以自娱。后又以美食专栏闻名,近年来又不断组团旅游,走遍天下,吃遍天下,写遍天下。蔡澜小品文谈吃、谈喝、谈文艺、谈电影、谈老友、谈凤物,题材不拘,有著述《草草不工》、《狂又何妨》、《秋雨梧桐》、《放浪形骸》等几十种行世。
在菜市场买了一斤芥蓝,小贩顺手折了一撮葱给 你。这是多么一个亲切和蔼的优良传统,其他卖家绝 对看不到的现象。 我们小时候还争论,到底是吃葱的二分之一的那 白色部分,还是三分之二那个绿的,有些人在洗菜时 还把葱尖拉断扔掉,是不是浪费? 理论上,在家里做菜,你喜欢吃白就吃白,绿就 绿。但是到了餐厅,当然整条的葱都派上用场,不必 讲究,这道理和吃芽菜一样,家庭主妇可以折断头和 根,大排档根本不管这么多。大众能吃的,一定美味 。 葱最好是生吃,最多也只能烫一烫,过熟了失去 那份辛辣和荤臭,就变成太监了。 早上在九龙城街市三楼的熟食档吃东西,先从茶 餐厅档要一个碗,到面档去添大把葱段,再去卖裹蒸 粽处讨一大碗黑漆漆的老抽,大功告成。任何食物有 这碗东西送,没有一样不好吃的,葱就是那么可爱。 给人家请鲍参翅肚,吃得生腻,最佳食物是弃蒸 老鼠斑、苏眉,只吃酱油和葱,淋在白饭上,这时的 饭已不是饭,是一道上乘的佳肴了。 友人徐胜鹤兄也喜葱,在他办公室楼下的“东海 ”吃饭,就来一大碟葱和蒸鱼的酱油,他的旅行社叫 “星港”,向侍者说来一碟星港葱,即刻会意。请客 时上此道菜,吃过之后无论哪一个国家的人,都拍案 叫绝。 山东人的大葱又粗又肥,白的那节是深深地长在 泥土之中,故日本人称之“根深葱”,吃拉面时少不 了它。大葱不容易枯烂,买一大把放在冰箱里面可以 保存甚久,半夜肚子饿时来碗即食面,把大葱切成两 个五块钱铜板那么厚,加在面上,吃了不羡仙。 南洋人少见大葱,称之为“北葱”。长辈林润镐 先生每次在菜市场中看到大喜,立刻买回去油炸,炸 得皮有点发焦,再用来炒肉或红焖,说也奇隆,葱像 糖那么甜。 最终还是要生吃。弄一块包烤鸭的那种面皮,再 来一碟黑面酱。吃时就把原型的那根大葱点酱,包了 皮双手抓着就那么大咬之,简直像个原始人,但是山 东人看了,一定爱死你,当你是老大。 油 开门七件事中的油,昔时应该指猪油吧。 当今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的东西,从前是人体不能 缺乏的。洋人每天用牛油搽面包,和我们吃猪油饭, 是同一个道理。东方人学吃西餐,牛油一块又一块, 一点也不怕;但听到了猪油就丧胆,是很可笑的一件 事。 在植物油还没流行的时候,动物油是用来维持我 们生命的。记得小时候内地贫困,家里每个月都要一 桶桶的猪油往内地寄,当今生活充裕,大家可别出卖 猪油这位老朋友。 猪油是天下最香的食物,不管是北方葱油拌面, 或南方的干捞云吞面,没有了猪油,就永远吃不出好 味道来。 花生油、粟米油、橄榄油等,虽说对健康好,但 吃多了也不行。凡事只要适可而止,我们不必要带着 恐惧感进食,否则心理的毛病一定产生生理的病。 菜市场中已经没有现成的猪油出售,要吃猪油只 有自己炮制。我认为最好的还是猪腹那一大片,请小 贩替你裁个正方形的油片,然后切成半寸见方的小粒 。细火炸之,炸到微焦,这时的猪油最香。副产品的 猪油渣,也是完美了,过程之中,不妨放几片虾饼进 油锅,炸出香脆的送酒菜来。 猪油渣摊冻后,就那么吃也是天下美味,不然拿 来做菜,也是一流的食材,像将之炒面酱、炒豆芽、 炒豆豉,比鱼翅鲍鱼更好吃。 别以为只有中国人吃猪油渣,在墨西哥到处可以 看到一张张炸好的猪皮,是他们的家常菜;法国的小 酒吧中,也奉送猪油渣下酒。 但是有些菜,还是要采用牛油。像黑胡椒螃蟹, 以牛油爆香,再加大量磨成粗粒的黑胡椒和大蒜,炒 至金黄,即成。又如市面上看到新鲜的大蘑菇,亦可 在平底镬中下一片牛油,将蘑菇煎至自己喜欢的软硬 度,洒几滴酱油上桌,用刀叉切开来吃,简单又美味 ,很香甜。 至于橄榄油,则可买一棵肥大的椰菜,或称高丽 菜的,洗净后切成幼(细)丝,下大量的胡椒、一点点 盐和一点点味精,最后淋上橄榄油拌之,就那么生吃 ,比西洋沙律更佳。 P8-11(《蔡澜的菜篮子(世界食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