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养育幸福小孩
ISBN: 9787111684671
叶菁 清华大学社科院认证积极心理学指导师 美国GTI(Gordon培训国际)认证P.E.T.父母效能训练资深讲师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执业师 真诚而温暖,用心体验、记录和分享,被称为“让学员自己有力量”的赋能型讲师;通过讲座、工作坊、成长小组的形式,为数千名父母带去数百场分享活动;帮助学员厘清关系中的卡点,听见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走出焦虑,积极行动。
细品幸福,提升积极情 绪 不知你可有遇到过以下 情况: 小时候,考好了,爸妈 说:“别骄傲嘚瑟,一松劲 儿就落后,又被别人赶上了 !”你坚持己见,他们说:“ 你怎么那么固执!”你做取 舍,他们说:“怎么就放弃 了?虎头蛇尾!”你满心委 屈,“他们横竖看我都不顺 眼,为什么就是看不见我的 好,看不见我已经做到的呢 ?”你在心里暗下决定,“我 长大绝不这样对我的孩子。 ”但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家 庭,当了父母,对孩子和伴 侣却也停不下抱怨,反复数 落对方没做到的那1分,忽 略了他保有耐心、积极努力 的99分。 为何人们总是更容易关 注负面,却对生活中的积极 事件以及其中包含的积极情 绪视而不见呢?这其实是人 类的共性——负面偏好。人 类进化史决定了我们本能地 对负面更为关注。远古时代 ,人的本能需求是生存和食 物。当猛虎逼近时,大脑迅 速反应、恐惧即刻升起、拔 腿快跑的祖先们存活了下来 ;寻觅食物时,能辨识出毒 蘑菇、升起厌恶、避开危险 的祖先们存活了下来。瞧, 警惕负面事件,升起消极情 绪,激发相应行为是人类适 应生存的重要手段。这些有 能力保护好自己的祖先们不 断繁衍后代,才有了我们。 在近几万年的进化中,人类 的大脑变得更注意动态、负 面、消极的事物。科学家扫 描大脑时发现,当恐惧和厌 恶的情绪来临时,大脑有反 应且活跃的区域最多,留下 的痕迹更深;而积极情绪来 临时,大脑有反应和活跃的 区域却相对较少。这就带来 了负面偏好,即便生活里已 经没有吃人的老虎,我们却 依然容易本能地选择性关注 负面的信息,变得消极。 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人 容易悲观,更易产生攻击性 行为。当处在积极情绪状态 下,人容易注意美好的一面 。建立长期健康的生理资源 、心理资源、认知资源和社 会资源,身心更康健。 父母在家庭中关注孩子 的身心康健,为其创造安全 、愉悦、爱意满满的氛围, 有助于孩子拥有更多积极情 绪。当处在积极情绪中时, 孩子的情绪系统感觉到安全 ,会自然而然地促发其奔跑 、运动、玩耍,从而构建空 间感、平衡感、认知力和创 造力,拓宽生活学习的领域 和空间。积极情绪中的孩子 思维能力和整合认知能力更 强,思路更广阔,点子更多 ,创建的选择更丰富,行动 力更强,更有弹性和灵活性 ,创造力整整提高3倍,更 愿意突破局限,探索新体验 ,获取新知识,也更乐于分 享。实验还证明,孩子带着 积极情绪参加考试,成绩更 优。 同时,这对于父母也大 有裨益。美国加州大学河滨 分校的心理学家卡瑟琳·尼 尔森(Katherine Nelson) 、塔米·英格丽斯(Tammy Inglis和柳布琳斯基 (Lyublinsky)发现,父母 关心孩子身心康健,更多拥 抱、陪伴孩子,共度快乐亲 子时光,比仅仅只管孩子吃 喝拉撒,自身的幸福感要高 很多。因为在他们合力养育 孩子的过程中,尝试了新体 验,增进了情感,把爱传递 给下一代的同时,自身也得 到成长,人格迈向成熟。 在陪伴中,如何让孩子 感受到安全、关爱,从而培 养和提升他们的积极情绪呢 ?首先我们需要有一双发现 幸福的眼睛,一颗敞开觉知 幸福的心,甚至还需要刻意 练习感知幸福的能力。 P8-10 ?父母必修的家庭幸福课 ?融合P.E.T.父母效能训练+积极心理学+萨提亚模式三大理论 ?30个幸福秘诀 ?构建孩子终生幸福力 二宝家庭的幸福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