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00
折扣购买: 艺术的密码(精)/小说家的散文
ISBN: 9787555902805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残雪由外婆带大,外婆在她七岁时因饥饿而死。 残雪小学毕业(即“文革”开始)即失学,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代课教师等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历时十年,后又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1985年1月残雪一次发表小說,至今已有600多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很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共30本翻译成各种语言)。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乃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国学院的文学教材。2008年,残雪多篇作品被收入日本大型丛书系列《世界文学全集》出版,是入选的中国作家。
严肃书籍 我是伴着书籍长大的。从很小的时候起,我脑子里就 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即,有些书籍是“严肃书籍”,不 是一下子可以看得懂的,要等我“长大了”才能接触。爸 爸书架上的那几排书就是“严肃”的,里头有西方哲学, 马列主义,最显眼的是那套蓝色布面精装的《资本论》, 还有几套大部头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我多年里头司空见惯 的事就是,他每天都在读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一遍又一遍 地读。 在台灯下,这些书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味道,说不出那 是什么味道,总之引人遐想。那时候,我喜欢趁家人不在 之际将那些书一本一本地摊到桌子上面细细打量。我用鼻 子凑近了去嗅,用手反复摩挲。那些书的装订全都朴素而 精致,书里头则布满了父亲的笔迹,也许,用“仰慕”“ 欣喜”这些词都远远不能概括我那种朦胧的、神往的少年 心理。那时我自己也开始读书了,大都是一些通俗书,我 是不会将它们归到父亲的书那一类去的。我如饥似渴,什 么书的短期刺激性最强就读什么,读完后那些书就不见了 ,没有收藏的冲动,也没有条件收藏,大部分书是借来的 。那个时候谁买得起书啊! 父亲的书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始终对我有种无言的诱 惑,它们的存在让我下意识里感到,某些书籍里头有一个 无比深邃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想进入那种地方去弄清某些 事,他就得花费掉一生的时间。那灯下长年累月的夜读, 那镜片后面冥思的眼神,当然不是为了装门面,当然也同 我读那些通俗书产生的激动是迥异的。那么,那究竟是一 种什么样的情形呢?那个时候,没人说得出,父亲也说不 出,他只是说:“将来,我的这些书你都要读。”那么, 将来我也会像他一样长年累月面前放着同一本书,既看又 不看,沉浸在冥想之中吗?我不知道。 那一天终究到来了,那是我同文学正式结缘的时候。 我手头也有了几本“严肃”书,并且它们的数目还在慢慢 地增长着。在后来的探索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感到,某些 书籍是会变魔术的。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下面,有一个莫测 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称作语言的世界,也可以称作文学 、艺术、哲学或人性的世界。最奇怪的就是对于阅读者来 说,这是一个互动的世界,只有你通过冥想的发力真正感 觉到了她时,她才会延展,并显出自己的丰富层次。而如 果你的阅读是懒惰的阅读,那么,哪怕你是一个有天分的 人,那个奇妙的世界对于你来说也始终处在“偶尔露峥嵘 ”的阶段。你进去不了,只能为之叹息。一名现代读者不 但要反复读,反复冥想,甚至还要动笔,在写的当中去拓 展被你感到的那个世界。这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收获的阅 读。 一名高级的具有现代精神的读者其实也是一名侦察兵 ,他能够在书籍的树林里根据某些蛛丝马迹发现下面的巨 大宝藏。那些“严肃”书籍向他发出信息,他自己体内浓 缩的精神接受了信息,并立刻产生新的信息。这种混合的 信息引领着他进入精神的隧道,就在那个地方开始了伟大 的揭示。那是既迷惘又清醒的过程,是人与神一次次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