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去广东
ISBN: 9787557014346
"费勇:学者、作家。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博导。《去广东》主编,主要作品有《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与**,以及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网年度畅销书榜等多种榜单。另有《言无言:空白的诗学》《行走指南》《时尚的哲学》等学术著作、散文、译著。 林帝浣:漫画作者 江湖人称“小林老师” 中山大学教师,人文纪实摄影师,画家,畅销书作家。 中国二十四节气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资料国画作者。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舞台背景国画作者、动画设计者 "
梅关古道地处广东、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梅岭之 上,梅岭位于逶迤两百余公里的大庾岭中段,海拔 400余米,两边望不尽群峰起伏。梅关关楼在梅岭之 巅,被两峰夹峙,如同一道城门。关楼上的石匾写 有“南粤雄关”四字,关楼一侧是岭北,而另一侧 就是岭南。 这里,就是古代从中央到广东的“国道”。开 通“国道”的**人是秦始皇。秦王朝的铁骑踏入 岭南大地,所向披靡,*终将广东**并人中央版 图。这次历史性的进*,也是中原文化**次有组 织的南下,由此开启了中原与南越文化的融合。 经过赵佗建立南越国、汉武帝再次统一南越、 魏晋南北朝时**次移民高峰之后,到了唐代,梅 岭上的这条小路,历经很多次的兵毁与修复,且一 度荒废,已经不能满足*繁密的交通往来。 唐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张九龄(678— 740年),因直言得罪当朝,告病返回故里韶关,路 过梅岭,看见山路险峻,便向唐玄宗谏言进一步开 凿梅岭,扩建这条路。他还主动请缨,亲自担任工 程总设计与总监工。 经过两年时间奋战,这条长45公里,宽2到4米 ,用石板与青石铺成的大庾岭通道终于竣工。相对 于张九龄63年的人生历程,他用两年时间创造了自 己人生乃至中国交通**的一个奇迹。大庾岭驿道 是我国南方现存*长、保存*为完好的古驿道,被 誉为“古代的京广线”。 大庾岭通道开通之后,北接赣江上游的章水, 南联广东北江的浈水,成为沟通广东和中原、珠江 和长江、江南与岭南的主干线。由此,原来的湘桂 走廊、西江的交通地位下降,北江成为一条黄金水 道,很快改变了广东的经济文化走势与分布格局, 进而促进了全国经济与文化重心的南移。 大庾岭的开凿所带来的南北交通的便利,让广 州成为唐王朝的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东方** 大港”。像水纹一样漫开的历史画面里,阿拉伯、 波斯、印度等地的商队蜂拥而至,丝绸、瓷器、茶 叶、海盐等,经过驿道南调北运,出现了“商贾如 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景象。据 史**载,唐代*为繁盛的时候,广州作为海上丝 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活跃着外商12万人之众。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为了 博得杨贵妃红颜一笑,当年高力士家乡广东高州的 荔枝,就是经过新修好的梅岭国道,快马加鞭地送 往首都长安的。 饮水自当思源。张九龄几乎被当地人尊崇为神 ,其所传的《大唐开凿大庾岭路碑》至今仍矗立在 古道旁,岭下张九龄祠香火甚旺。张九龄当年修路 居功至伟,对此,明代有诗人云: “岭海千年第 一人,一时功业迥无伦。” 而就在张九龄修路的前几十年,还有一个重要 旅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景点扫描,不止是看外面的世界,*应是体验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去广东》就是带领读者去岭南,去体验别致的生活方式,去体悟文旅资源背后的人文意义。本书亮点有:1)基于生活方式体验,重新整合广东文旅资源、2)提炼地域人文精神,深度发掘广东文旅主题、3)集结全国跨界名家,全新打造广东文旅IP、4)设计短居广东提案,精心设置广东文旅导向、5)创建资源推介平台,精准传播广东文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