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炙记幸/六合丛书

亲炙记幸/六合丛书
作者: (美)陈毓贤|总主编:吕大年//高峰枫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亲炙记幸/六合丛书
ISBN: 9787308165099

作者简介

陈毓贤,祖籍广东中山,生长于菲律宾马尼拉。曾就读**师范大学,获华盛顿大学文学硕士,波士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从事金融业多年。退休后以写作自娱,主要写二十世纪人物。除在中英文刊物发表文章与书评外,还和周质平合作写A Pragmatistand His Free Spirit,论述胡适与前卫女画家韦莲司长达半世纪的友谊与爱情;和Michael Berry合作把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英译为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荣获美国现代语文学会翻译奖;并把自己早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的A Latterday Confucian重新整理成商务印书馆新版《洪业传》,此书登上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种“2013年好书”榜。

内容简介

怀念严倚云与高叔哿 高叔哿和严倚云1958年在美国发给朋友的结婚宣 告是用英文这么写的: 我俩经历多年对不可能的事和不太可能的事枉然 的追求,终于在胡适先生的耐心劝导下互相通信。两 人深信就是做朋友也必须诚实和公平,而一个家庭的 幸福尤其依赖互相能够容忍彼此的弱点,不是靠青春 、美貌或财富,一开始便以此为前提,却发现两人的 人生哲学、思想、兴趣和*常习惯都**相似,连弱 点也像孪生的,逐渐互相爱慕,还没有见面就已经心 许,自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年龄和外表似乎都无关 紧要。于是分隔在美洲东西岸的两人决定结婚,1958 年8月1*在宾州匹兹堡完成结婚仪式,现正蜜月旅行 到西岸洛衫机,希望就在加州落户。 因两人多年已经收集过多的冗物,恳请亲友不要 送婚宣告上列出的机构包括美国一个中国人办的慈善 团体,**北投一所孤儿院和香港新亚书院。 短短的一张结婚宣告,表露了高先生和严先生为 人的严谨,和对世俗成规近乎滑稽的不妥协,也反映 了他们浪漫豪放的一面。 高叔哿和严倚云同生于1912年,高叔哿的父亲高 梦旦多年在上海负责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是胡适的老 朋友;严倚云是严复的孙女,1934年胡适主持北大第 一届新生考试时,严倚云是考取的六个女生之一。那 年头在美国得博士的中国人不多,作长辈的胡适见这 两个福州望族的后人,四十多岁的博士,都那么可爱 ,一个未娶一个未嫁,替他们焦急,坚持要他们通信 ,成了月下老人。 算起来我**次见严先生的时候她结婚已经十年 多。我1965年从菲律宾到中国**念书,在师范大学 国文系上了两年课,知道第三年级要修声韵学望而生 畏,辍了学,先是在台北美国学校教书,后来在当时 的联合国经济发展部做事,准备到美国去。因常替在 师范大学教哲学的张起钧教授翻译文章,被他半正式 地收为“干女儿”。严先生到了**张教授请她吃饭 ,介绍我认识她,并怂恿我申请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 中文系,以便得跟他在北京大学作过前后同学的“大 姐”照拂。我当时无心申请华大,*不想继续念中文 ,一心要读比较文学,但觉得这位穿深色旗袍的女士 看上去挺舒服,略显黝黑的皮肤,身材矮小却不失其 雍容,开朗甜蜜的脸蛋上,眼睛惯性地笑咪着,只可 惜有点驼背,后来知道是小时候从楼梯滚下来造成的 。令人惊喜的是:五十多岁的人,声音却娇嫩得像十 来岁孩子的一样,讲话总带点调侃意味,时而笑声如 铃。 该年秋天,我从美国其他大学获得奖学金的希望 落了空,只好带着七分狂妄、三分彷徨上了华大。到 西雅图几天后到严先生办公室找她,她说我语音不纯 正,不够资格做汉语助教,但因为我会打字可能有别 的事给我做,又约我跟她回家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