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23.5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延年的秘诀是运动(老年人运动指南)
ISBN: 9787510050541
散步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近来,被世界卫生 组织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散步,既不需要任 何体育设施,又不需要指导老师,也是应用最为广泛 的锻炼项目。尤其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来 说,散步是理想的锻炼方式之一。 具体来说,散步有哪些妙用呢? 散步能促进血液循环。散步首先能增加心率和心 搏出量,加速血液循环。散步是一种全身性运动,可 以使13块大的肌肉群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身体大部 分骨骼韧带、神经和血管都参与活动,因而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使血压下降。 散步能减肥,降低血脂。坚持步行能减少甘油三 酯、胆固醇在动脉管壁上的沉积,从而延缓动脉粥样 硬化,降低血管壁破裂的可能性,减少高血压的危险 因子。美国一项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的研究发 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 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用减少69%,死亡率减少 73%。 散步还能缓解紧张状态。科学研究证明,长距离 散步可促进大脑分泌“欣快物质”——内啡肽,使人 情绪稳定,并产生欣快感,还能促进食欲、营养吸收 和改善睡眠。 有人说散步不就是走路嘛,平时多走走就好了。 可别小瞧了散步,讲究还挺多,方式也多种多样,适 应人群亦各不相同。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种常见的散 步法。 普通散步法:用慢速(每分钟60~70步)和中速 (每分钟80~90步),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适 用于血压较高者。 快速步行法:快速行走的速度为每分钟90~120 步,每小时步行5~7公里,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适用于血压中度升高和肥胖病人,可分阶段循序渐 进地进行。 医疗散步法这是一种在平地或有不同坡度的地段 上步行,对距离和速度有一定要求的体育疗法。临床 上采用的平地行走加上下小山坡,对治疗高血压有较 好的疗效。其运动量根据需要而定,并循序渐进地增 加,以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该方法主要作用于心血 管系统,通过对逐步增加的步行距离和登高坡度的适 应,有效地增加了心肌的储备力,锻炼和保护心脏。 该方法还能明显提高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对控制体 重有一定的帮助,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慢性冠心病和肥 胖病人。医疗散步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方案一1600米的平路,用15分钟走完800米,中 途休息3分钟,原速返回。 方案二:2000米的路程,有两段各长100米、斜 度50~10。的短坡。用20~25分钟步行1000米,休息 3分钟,然后用20~30分钟上坡(中间可适当休息) ,到顶后休息5~10分钟再下坡,最后用10分钟步行 300米。最初在平坦的线路上步行,距离从较短开始, 以后逐渐增加。体力较好者,也可在一定坡度的线路 上进行一次。一般先选择方案一进行锻炼,每天1~2 次,经两周左右的时间待人体适应后,再进行方案二 的步行锻炼,并长期坚持。 摩腹散步法:即一边散步一边按摩腹部,是我国 传统的中医养生法。行走时两手旋转按摩腹部,每分 钟行走30~60步,走一步按摩一周。用于高血压合并 有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者。摆臂散步法:步行时两 手用力向前摆臂,以增进肩部和胸廓的活动。行走速 度为每分钟60~99步。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有呼吸系统 慢性病者,也适用于患有肩周炎、上下肢关节炎、慢 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老年人。 拍打散步法:就是在散步时利用两臂自然摆动, 手臂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个部位,起到按摩 穴位的作用。这也是一种传统保健方法,有舒经活络 、缓解紧张、消除疲劳之功效。 负重散步法:就是在腿上、躯干或手臂上负一定 重量散步的方法,或是在山坡沙地上利用环境阻力进 行步行的方法。这对于增加运动量、提高锻炼效果十 分有利,适宜于健康的中年人进行锻炼。但要根据自 身条件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负担重量,掌握练习的速 度。 倒走散步法:就是背部向前倒走散步。这种方法 改变了人体习惯的步行方向,有利于锻炼人体的感觉 器官、平衡感觉,同时由脚尖先着地后过渡到脚跟, 对按摩脚部的穴位、经络有良好影响。但练习时应注 意防止绊倒、摔伤。每次练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5 分钟,还可以与向前走交替进行。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散步方法,需要注 意的是,负重散步及倒走散步,不适合高血压老年病 人,尤其是有并发症者。另外,康复体育运动不能代 替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进行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坚持锻炼一段时间后,由医生根据情况逐步将药物 剂量减少至能维持血压平稳的最低量。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散步时的讲究也不尽相同。 对体弱者来说,要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 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最好走5公里以上,走的太慢则 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 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 次半个小时以上。 肥胖者则适宜长距离疾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 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 充分燃烧,脂肪细胞不断萎缩,从而减轻体重。 经常失眠者可在睡前缓行半个小时,有镇静效果 。 高血压患者散步,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 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 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 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震动,容易头晕 。 冠心病患者散步步速不要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 。应在餐后1小时后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个 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有 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行走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 甩腿,时间最好在餐后进行,以免餐后血糖升高。每 次行走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 疗的患者,应避开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以免发生 低血糖发应。行走一般选择在餐后半个小时,而且活 动时间也不要超过1个小时。 最后是散步的频率问题。到底一周散步多少次较 为适宜呢?一般来说,采取每周3次或隔日1次较为适 宜,每周低于2次则效果不明显。若每天运动,运动总 量不可过大,如果运动后第二天感觉精力充盈,无不 适感,亦可坚持。如体力许可,还可用延长距离、加 快速度等方法来增加运动量,也可采用走、跑交替的 方式。P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