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药治

小病药治
作者: 金锐
出版社: 科技文献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小病药治
ISBN: 9787518950003

作者简介

金锐 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 职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师、信息药师 具有中药、西药联合培养教育背景 兼任职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研究中心成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药事管理、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非处方药协会科普专家 北京市中医局中药饮片骨干人才 北京市医管局/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中药专家组成员 《中南药学》青年编委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审稿专家 光明网健康科普传播智库首批顾问专家

内容简介

7.文摘 ●吃药的时候要喝多少水? 吃药的时候怎么喝水是一门学问,喝多了不行,喝少了也不行。那么,哪些药物需要多喝水,哪些药物需要少喝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些药在吃的时候需要多喝水 多喝水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药物对食道的刺激。如阿仑膦酸钠这个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由于它有比较明显的刺激上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反应,所以应用一满杯白水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避免躺卧,可避免药物导致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糜烂等发生。实际上,造成药源性食管损伤的药物很多,除了阿仑膦酸钠之外,常见的还有四环素、土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及硫酸亚铁、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在服用时,都要多喝水。我们建议,应该用150 ~ 200ml 的水送服。尤其对于食管运动力减弱的老年人,应该多喝水。 多喝水的原因之二是与药物所治疾病的性质有关。如在服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药治疗感冒发烧时,应该多喝水。因为发烧患者在服药退烧时会出大量的汗,有可能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这时补充水分十分重要。有学者认为,在服用茶碱、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平喘药时,也应该多喝水。因为这类药可能会引起口干、发热或多尿等不良反应,补充水分是必要的。其他如治疗发热、腹泻的葛根芩连丸、复方黄连素片等药物也应多喝水,以减少发热、腹泻时失水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建议,此类药物用200 ~ 250ml 水送服。 多喝水的原因之三是与药物代谢途径的特殊理化性质有关。例如在服用磺胺甲噁唑、柳氮磺胺吡啶等磺胺类药物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时,也应该多喝水。因为这些药物主要以原形经肾脏排泄,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形成结石(晶体盐类物质),多喝水可以降低尿液中原形药物浓度,降低形成结晶的可能性。我们建议,此类药物用200 ~ 250ml 水送服, 服药期间应持续多喝水。 多喝水的原因之四是与胶囊类药物的粘连性有关。有些学者认为,服用胶囊类药物应该多喝水,原因是胶囊或软胶囊主要是以食用明胶为材料,这种物质在遇水或遇热的条件下会出现结构变化, 表现为胶囊或软胶囊变软发黏。所以,胶囊或软胶囊类药物在服用时也应多喝水,避免药物与食管黏膜发生粘连。我们建议,此类药物可以用150~200ml温水送服,不宜用热水。 多喝水的原因之五是与传统中药煎剂的服药习惯有关。现在的很多中成药都是颗粒剂,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开水冲服”,用开水冲泡成一碗中药汤剂再服用。这时冲泡成多少量合适呢?有些人喜欢冲得很多、很稀,有些人则习惯冲得很少、很浓。实际上,根据传统中药汤剂的用量,我们建议您冲服为150~200ml的汤剂服用为好。 有些药在吃的时候需要少喝水 少喝水的原因之一是与药物的起效方式有关。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这样保护胃黏膜的药,在服用时应该少喝水。因为此类药物的起效方式是在酸性环境中与胃内渗出蛋白质结合成凝胶状物覆盖于胃黏膜表面,阻止酸性离子弥散。所以,保证此类药物在胃黏膜上的良好覆盖非常重要,而无论是进食,还是大量喝水均会影响这个起效过程。所以,此类药物的说明书一般会建议在“餐前1小时或睡前”服用,服药期间应该少喝水。又如治疗急慢性腹泻的蒙脱石散,也是通过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毒素的固定、抑制作用及通过对消化道黏膜的覆盖保护能力而起效,所以服用时也应该少喝水。说明书要求1袋蒙脱石散(3g)应“倒入半杯温水(约50ml)中混匀快速服完”。我们建议,此类药物应该用少量水送服,服药后30~60分钟也应该少喝水。 少喝水的原因之二是与中药糖浆剂的物理性质有关。中药糖浆剂大多具有止咳利咽、化痰平喘的作用,制剂过程中加入了蜂蜜,所以有润喉止痒的作用和清凉舒适的感觉。有学者认为,中药糖浆剂在治疗咽痛,保护咽喉黏膜时,药物覆盖在黏膜表面有助于直接发挥疗效,类似于含片。所以,在服用中药糖浆剂时应少喝水。实际上,中药糖浆剂主要还是通过内服吸收起效,黏膜表面的直接作用是次要的,而且很多颗粒剂和胶囊剂(如连花清瘟胶囊),只要组方中含有辛凉利咽的挥发性成分,也会形成清凉舒适的感觉。所以, 我们建议,在服用中药糖浆剂时,可以少喝水。 最后,强调一下喝水、吃药的正确顺序:首先,喝一小口水润润嗓子。然后,把药片放进嘴里,根据上面讲的不同情况,用适量水送服。最后,再根据需要喝一小口水改善嘴里的药味。 ★推荐一:药学科普传播专家。央视《健康之路》数期节目重磅推荐本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主流纸媒和新媒体大V“小大夫漫画”等均推荐本书,受众反馈极好。 ★推荐二: 漫画说药事。400幅幽默叙事漫画穿插其中,让读者轻松阅读,笑着记住用药和选药技巧。 ★推荐三:内容实用。本书除了介绍各种药物的选用技巧和用药误区,还针对26种常见疾病及母婴人群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用药指导,让大家安全用药,治疗疾病快速见效。 ★推荐四:中药、西药全覆盖。最熟悉药物的不是医师,是药师。本书作者为药学专业博士,具有中药、西药联合培养教育背景。对中西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预防具有科学的认识,用药指导专业、权威。 ★推荐五:话题性强。中药和西药同服为什么会中毒?吃保健品也会致命?大量喝水会降低药效?不同科室开的药不能一起吃?孕期用药选西药还是中药安全?……各种有关药物的话题都是从生活细微之处着手,作者给出的答案专业、可靠,也许会颠覆人们固有的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