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23.33
折扣购买: 如何听如何说
ISBN: 9787100057004
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Adler,1902—2001)在美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倡导阅读“经典著作”作为教育的范式,发起过“普通教育运动”来促进教育改革,还对《不列颠百科全书》进行了革新。艾德勒博士著作等身,编辑著作上百种,撰写著作60多种,涵盖原创性的哲学论述和像《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大众畅销读物。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不久,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就召集成立了一个 世界宪章起草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中,有两位性格迥异的名人——一位 是芝加哥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兼著名诗人朱塞佩·安东尼奥·博尔杰塞, 另一位是端庄稳重、慢条斯理的哈佛法学院院长詹姆斯·兰迪斯。 有一次开会我也在场,博尔杰塞教授向众人侃侃而谈,谈着他最关心 的一个话题。渐人佳境之后,他的声调变得铿锵起伏,双眼放光,越讲越 有文采,既富于激情,又充满诗情画意,一下子把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打 动了——当然,只有一个人例外。在演说结束后的一片肃静中,兰迪斯院 长冷冷地盯着博尔杰塞,低声地说:“简直是哗众取宠,一派胡言!少来 这一套!”博尔杰塞也气愤极了,冷冷地用手指对着兰迪斯指点着说:“ 下次你再说这句话时,给我们笑一个,行不行?” 兰迪斯院长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到底想说什么呢? 他当然不是说博尔杰塞的发言在文法、逻辑上狗屁不通,除了华丽夸 张的噱头以外,一无所,虽说英语语并不是博尔杰塞教授的母语,可是, 他却是位精通英语的大家。我曾经多次与他交锋,完全可以证明,他有着 超常的逻辑分析能力和中肯的思辨力。他特别擅长运用语言,句子总是形 象生动、妙趣横生、急缓有节、掷地有声,令人如痴如醉、心领神会。 总之,他有一副出色的口才;相比之下,哈佛法学院院长的发言虽然 也同样字斟句酌、有理有据,却总是赶不上。为什么兰迪斯院长要如此反 对意大利同行的这种演说风格呢?这样的风格有何不妥之处吗?也许,他 是故意克制自己,不要像博尔杰塞教授那样说得过于天花乱坠;不过,他 们二人迥异的气质与风格并不证明,他认为博尔杰塞“哗众取宠”的看法 就是对的。 其实,兰迪斯院长对博尔杰塞教授的不满之处,并不在于博尔杰塞的 发言纯粹是噱头,而在于他使用的那些过于华丽的词藻,实在有些不合时 宜,小题大做,故弄玄虚。 博尔杰塞当时发言的情形是,他并不是站在宣讲台上,也没有台下座 无虚席的陌生听众,等着对他一呼百应。当时,他只是和同行们一起围坐 在桌子旁,共同讨论着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题。那天讨论的目的,是 全面审视各种各样相关的事实,并且斟酌正、反两边方方面面的轻重缓急 。 兰迪斯教授认为,对待这种讨论,必须靠冷静严谨的分析,要紧紧扣 住切中要害的实质问题,并且要避免一切无关紧要的题外话,否则,只会 造成讨论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而却没有实际的进展。因此,他才会 不客气地对博尔杰塞说:“别废话连篇了。” 说它是废话,是因为它在这一个特定场合显得有些过分呢?还是说它 根本就多余呢?肯定不是后一种情况,否则,岂不成了说话只求文法、逻 辑正确,而不求效果了吗?只顾文法、逻辑而不顾效果的发言,肯定是行 不通的,因为一个人之所以讲话,总是期望引起听众的兴趣,期望听众能 真正理解你的意图。 文法、逻辑与修辞,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三种艺术手段。如 果只是写下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把它作为供将来参照的私人记录的话, 那么,有前两种就够用了。通常,单是自言自语,或者是给自己留下书面 笔记,是不需要修辞方面的技巧的,因为根本用不着打动自己,用不着自 己对自己说“我的思想很重要,该引起重视”;或者“我的感情很实在, 该引起共鸣”。可是,如果我们真需要说服自己是走对了路,那么,在自 言自语或者作笔记中,如果只有文法和逻辑性,也是不够的;我们也还要 再做点什么,以赢得自己对所作出的结论的信心,以及对所投人情感的信 心。俗语说,我们得“让自己心动”。这就需要修辞。 尽管在自言自语的时候,很难得会用到修辞,可是,在对别人说话的 时候,却很难离得开它。原因很明白:我们不但总是要说服别人听得进我 们的话,而且还要让别人同意我们的话,并且能积极响应我们,对我们心 领神会。 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