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汉译世界文学2)

巴黎的忧郁(汉译世界文学2)
作者: 夏尔•波德莱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巴黎的忧郁(汉译世界文学2)
ISBN: 9787100206648

作者简介

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国19世纪著名诗人、评论家,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奠基人;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艺术评论集《美学珍玩》等。 艾略特称他是“所有诗人的楷模”;兰波认为他是“慧眼者,诗人之王”;中国剧作家田汉更表示,“欲为大乘的艺术家,诚不可不借波陀雷尔(波德莱尔)的魔恶之剑,一斩心中执着”。 译者简介: 郭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理论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已退休。专长法国文学翻译及相关批评理论,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译有“波德莱尔作品“系列、《加缪文集》(三卷本)、《红与黑》等,著有《论〈恶之花〉》《从蒙田到加缪》等。

内容简介

给阿尔塞纳·乌塞 亲爱的朋友,我给您寄 去一本小书,不能说它既无 头又无尾,那将有失公正, 因为恰恰相反,这里一切都 既是头又是尾,轮流交替, 互为头尾。我请您注意,这 样的组合给予我们多么值得 赞叹的方便啊,给您,给我 ,给读者。我们可以随意切 割,我是梦幻,您是手稿, 而读者是阅读;因为我并不 把读者的倔强的意志系在一 根多余情节的没完没了的线 上。去掉一节椎骨吧,这支 迂回曲折的幻想曲的两端会 不费力地接上。把它剁成无 数的小块吧,您将看到每一 块都可以独立存在。我希望 这里能有某些段落使您喜欢 、高兴,所以才把整条蛇献 给您。 我有一句小小的心里话 要对您说。至少是在第二十 次翻阅阿洛修斯·贝特朗著 名的《夜之卡斯帕尔》(一 本书您知、我知、我们的几 位朋友知,还没有权利称为 著名吗?)的时候,有了试 着写些类似的东西的想法, 以他描绘古代生活的如此奇 特的别致的方式,来描写现 代生活,更确切地说,是一 种更抽象的现代生活。 在那雄心勃发的日子里 ,我们谁不曾梦想着一种诗 意散文的奇迹呢?没有节奏 和韵律而有音乐性,相当灵 活,相当生硬,足以适应灵 魂的充满激情的运动、梦幻 的起伏和意识的惊厥。 这种萦绕心灵的理想尤 其产生于出入大城市和它们 的无数关系的交织之中。亲 爱的朋友,您自己不也曾试 图把玻璃匠的尖利的叫声写 成一首歌,把这叫声通过街 道上最浓厚的雾气传达给顶 楼的痛苦的暗示表达在一种 抒情散文中吗? 不过,老实说,我怕我 的忌妒没有给我带来幸福。 我一开始工作,就意识到我 不仅离我那神秘辉煌的榜样 很远,而且我还做出了特别 不同的玩意儿(如果这可以 称为玩意儿的话),这种意 外除了我任何人无疑会感到 骄傲的,但是对于一个视准 确实现计划为诗人最大的荣 耀的人来说,却是深深的羞 辱。 您亲爱的夏·波 异乡人 “你最爱谁,谜一样的人 ,你说?父亲,母亲,姐妹 ,还是兄弟?” “我没有父亲,没有母亲 ,没有姐妹,没有兄弟。” “朋友呢?” “您用了一个词,我至今 还不知道它的含义。” “祖国呢?” “我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 。” “美呢?” “我倒想真心地爱它,它 是女神,是不凋之花。” “金子呢?” “我恨它,一如您恨上帝 。” “唉!那你爱谁,不寻常 的异乡人?” “我爱云……过往的云…… 那边……那边……奇妙的云 !” 老妇人的绝望 这位干瘪的小老太婆看 见这个漂亮的小孩,感到满 心欢喜,所有的人都善待他 ,都想讨他喜欢:这漂亮人 儿,像她一样脆弱,小老太 婆,也像他一样,没有牙齿 ,没有头发。 她走近他,想对他微笑 一下,做出一副讨他喜欢的 样子。 可是孩子却吓坏了,在 善良衰弱的女人的抚爱下挣 扎,尖叫声充满了整个屋子 。 于是,善良的老太婆又 退回到永久的孤独中去,在 一个角落里哭,自语道:“ 啊!不幸的衰老的女性啊, 讨人喜欢的年龄,哪怕是对 于天真的人,已经过去了; 我们想要喜欢那些小孩子, 可我们却让他们害怕!” 艺术家的“悔罪经” 秋日的黄昏多么沁人心 脾啊!啊!一直沁人到痛苦 之中!因为有某些美妙的感 觉,其朦胧并不排斥强烈; 而且没有比无限的尖更锋利 的了。 让目光消失在天和海的 浩茫之中,其乐无穷!孤独 ,宁静,蓝天的无可比拟的 纯洁!天边一面颤动的小帆 ,以其小其孤模仿着我不可 救药的生活,海浪的单调的 旋律,所有这些东西都通过 我来思想,或者我通过它们 来思想(因为在梦幻的伟大 之中,自我很快消失!); 我说,它们在思想,但是音 乐般和如画般的,没有遁词 ,没有三段论,没有演绎。 不过,这些思想,无论 是出于自我,还是从事物本 身涌出,都立刻变得过于强 烈。快感中的力给人一种不 安和有益的痛苦。我的神经 太紧张了,只发出阵阵强烈 而痛苦的颤抖。 而现在,天的深度令我 惊恐;它的纯洁使我愤怒。 大海的无情,景象的不变, 又引起我的反感……啊!难 道应该永远痛苦吗,或者永 远逃避美吗?自然啊,你这 冷酷的媚惑者,你这战无不 胜的敌手,饶了我吧!不要 再引动我的欲望和骄傲了! 对美的研究是一场殊死的决 斗,艺术家恐怖地大叫一声 ,随后即被战胜。 P3-7 “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