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六百年

楼兰六百年
作者: 雍州节度使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楼兰六百年
ISBN: 9787551169721

作者简介

"雍州节度使   本名马攸宁,陕西西安人,微博知名历史博主,粉丝84万。西域史与民族史研究学者,现就职于西安博物院。西安首批“文博旅游推荐官”之一,《寻迹西安》联合供稿人,“唐妞”系列漫画编剧兼历史顾问。   多年致力西域历史文化研究,阅读过大量关于吐火罗人、楼兰古国、西域的史学专著和学术期刊,对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各民族均有深入了解,有志写一部讲述楼兰古国历史的普及读物,以飨读者。 "

内容简介

"一封来自匈奴的书信   汉文帝四年(前176年),建国二十六年的大汉帝国在经历了“诸吕之乱”后,好不容易才得以重新步入正轨。然而,一封来自匈奴单于的书信,却让汉朝上下顿时紧张起来。   故事还要从一年前开始说起。   就在汉文帝三年(前177年)的五月,原本游牧于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右贤王部入居河套地区。这位匈奴国内的实权人物,在前不久向西征讨月氏、楼兰等国时大获全胜,这次南下打算在汉朝北方边塞再建功业,以此来巩固和加强他在匈奴国内的声望。于是,右贤王率领部众向南入侵汉朝的上郡,掳掠、杀害当地的汉朝军民。   虽然前几年刚给匈奴送去金银和美女,但在匈奴骑兵不断入寇犯边的残酷现实下,刚刚登基三年的汉文帝明白,这一次汉朝必须以强硬的态度来回击匈奴的挑战。两天后,他颁布诏令,一改以往对匈奴采取的妥协退让政策,而是以严肃的语气命令丞相灌婴率领八万五千名骑兵,从高奴进击匈奴右贤王。   下诏之日,万民喝彩,霸上大营人头攒动。士兵们无不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普通民众则期待朝廷这次能成功抵抗匈奴。毕竟,自高祖开国起,尤其自刘邦白登山被围以来,朝廷对匈奴一直采取退避忍让的政策。此时,看到朝廷的诏书如此坚决,数十年来饱受匈奴压迫的汉朝军民都想借此一舒胸中闷气。   此时,匈奴右贤王正在上郡欢宴各部。在得知汉朝一改往日懦弱之态,突发数万大军北征以后,右贤王不免有些担忧。此次南下,他总共才带了不到一万人马,而且大多是本部落的民众,现在要在漠南之地独自对抗汉朝八万大军,其中风险他自是清楚。加上安插在汉朝国内的间谍此前屡屡报告说汉朝新登基的皇帝素有贤德之名,甚得民心。因此,在估量清楚自己并非这八万骑兵的对手之后,右贤王急忙出塞,退回漠北草原。   对此毫不知情的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壮大国威,亲自来到太原为全军做战前总动员。   就在此时,从长安传来的密报说,济北王谋反了!   正在太原城内的汉文帝见此奏报大为震惊,不得不匆匆返回长安,准备调军前往山东半岛平叛。此时,据派出的探子来报,匈奴右贤王部已向北撤退,于是汉文帝下诏,暂时罢撤讨伐匈奴的军队,集中力量去东方镇压济北王叛乱。   这位济北王名叫刘兴居,是齐悼惠王刘肥的第三子,论辈分是汉文帝的侄子。当初平定“诸吕之乱”时,他与刘襄、刘章两位兄长在宗室中出力最多,本来打算拥立大哥刘襄为帝,他与二哥刘章分别做梁王和赵王。谁知,以周勃、陈平为首的朝臣们考虑到刘襄的舅舅驷钧残忍暴戾,担心再次酿成外戚专权的局面,于是转而拥立了一直默默无闻的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也就是刘襄兄弟的四叔。   刘兴居一直对汉文帝心怀不满,因此,这次趁匈奴南侵、关中空虚之机发动叛乱,企图一举夺取他认为本该属于齐王家族的皇位。汉文帝以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领兵十万,讨伐叛军。   柴武老将军久经沙场,素有“悍将”之名,在秦末就追随刘邦南征北战,是汉高祖所定“汉初十八功侯”之一。他作战经验丰富,攻无不克,并且对投降的济北国军民一律赦免。当地民   众本就不愿跟随刘兴居遭受战乱之祸,看到柴武率领的官军秋毫无犯,纷纷感念朝廷的宽大。就这样,柴武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   刘兴居自身缺乏军事才能,又仅以济北国一郡之地对抗朝廷,无疑是以卵击石。因此,仅仅不到一个月,刘兴居就被俘自杀,一场汉朝内部的政治动乱就此平息。   然而,在汉文帝四年(前176年)的这个夏天,匈奴单于的书信却突然而至。在汉文帝和群臣看来,这封书信无疑是单于对去年汉朝发兵的怨言和迫使汉朝继续“和亲入贡”的威吓。   因此,当匈奴使节上殿觐见时,汉文帝和群臣都心怀忐忑,害怕因为去年的事而与匈奴重启战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封信的内容并非汉文帝所预想的那样。   写这封信的人,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草原一代枭雄——冒顿单于。   早在汉高祖时代,冒顿单于就征服了长城以北几乎所有的游牧部落,称雄于阴山与漠北草原,甚至以三十万大军围困过汉文帝之父——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险些让刚刚结束秦末动乱的中原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在汉朝建立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匈奴正是在冒顿单于的治理下,成为汉朝的心腹大患,对汉朝政权在中原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战略威胁。   冒顿单于在给汉朝送来的这封书信里,赤裸裸地夸耀匈奴这些年的赫赫战功:      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已定。      冒顿单于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让汉朝的皇帝和官员们感到恐惧,以便给匈奴人源源不断地送去美女、金银和生活物资,这是一位执政超过三十年的老政治家一贯采用的战略威慑策略。   正是在这封书信中,汉朝第一次知道了楼兰这个国家。然而对于受到匈奴势力压制的汉朝来说,此时的楼兰只是遥远边塞之外的一个偏僻小国,汉朝自上而下无人知晓其具体位置。对于楼兰,汉朝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别说与之发生过经济或政治上的交往。因此,此时的楼兰对于生活在中原的汉朝人来说,谈不上任何的神秘之感与向往之情。   其实,楼兰人和周边的车师人、龟兹人、焉耆人一样,都属于吐火罗人的一支。所谓吐火罗人,实际上是最早定居今新疆地区的印欧语系民族。他们从遥远的欧亚大草原迁来,在前2000年就已经向东到达天山南北地区,逐步在今新疆各大绿洲建立了众多城邦国家,其中就包括罗布泊地区的楼兰国。   在汉武帝时代以前,汉朝对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缺乏认知,除了南方的南越国和北方的匈奴之外,对东亚地区其他国家再无更多了解。汉朝被禁锢在东亚世界的中心地带,就像黑夜里的盲人,匈奴反而如耳聪目明的猎手一般,不仅对自己周边所处的国际环境一清二楚,还将包括楼兰、乌孙和汉朝在内的各国玩弄于股掌之中。   早些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向东击破了大兴安岭地区的东胡,收其部众,使其余部分裂为乌桓和鲜卑两部;向北征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等部落,让西北方的突厥语民族统统臣服于匈奴的统治之下;向西收降了被月氏打败的乌孙,又驱逐了河西走廊地区的月氏,控制了河西和西域大部分地区;向南兼并了楼烦、白羊两个北狄族国家,重新占领了在秦始皇时代丢失的河套以南地区。   自此,匈奴占据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与天山的广大草原地区,建立了东亚大陆北部第一个统一的游牧政权,而这辉煌伟业的缔造者正是此时致书汉文帝的冒顿单于。   这样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倘若举国南侵,突入中原,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对于建国不足三十年的汉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因此,汉朝君臣再次贯彻了汉高祖定下的和亲政策,将宗室女封为公主远嫁匈奴单于,并赠送大量财货珠宝,借此来暂时抑制匈奴南侵中原的野心。   然而,这样的妥协退让并非长久之计。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代,匈奴人还是在每年秋高马肥之时屡屡挑战汉朝的长城防线,多次入寇雁门、代郡、上郡等边塞地带。   到了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时代,忍辱负重七十年的汉朝为了摆脱匈奴的压制,不惜一切代价派出特使和军队向西开拓,积极与楼兰、月氏、乌孙等西域国家联络,期望在西边建立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以达到东西两边同时钳制匈奴,解除汉朝北境威胁的战略目的。   也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朝才开始真正了解遥远的西域地区,并开始与包括楼兰国在内的西城诸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往。   这个时候,汉朝使节才第一次来到了楼兰——这个在汉文帝时代从匈奴书信中第一次得知的神秘异国。" 微博历史大V、西域历史研究学者雍州节度使首部作品重磅面世! 楼兰古国以其神秘性一直颇具吸引力,但其完整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是国内少见的从历史角度而非从考古角度切入的完整讲述楼兰历史的通俗普及读物,全景展现楼兰从初次出现于西汉视野到消失于魏晋南北朝的漫长历程,全面、深入地介绍楼兰古国。 本书以古今中外历史资料为依据,参考学术论文、论著多达数十种,史料严谨,文笔流畅,故事生动,徐徐揭开楼兰古国的神秘面纱,深度普及楼兰的人种、语言、政治、战争、文化、地理,带你走近这个消失于历史深处的神奇国度,了解楼兰古国的历史变迁! 哈佛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宁强3000字长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