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接力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福尔摩斯探案集/世界经典名著主题悦读系列/优等生必读文库
ISBN: 9787544834483
柯南·道尔(1859-1930年),英国杰出侦探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世界侦探小说之父”,1859年5月22日出生于爱丁堡,1930年7月7日逝于英国苏塞克斯的克罗伯勒。1885年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而后至1891年一直行医。1885年起,柯南·道尔开始创作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并于1887年发表在《比顿圣诞年刊》上。1890年,柯南·道尔出版其第二部小说《四个签名》,借此一举成名。次年,他弃医从文,专事侦探小说的创作,陆续出版有系列福尔摩斯侦探小说:《波希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案》、《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五个橘核》、《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不仅使其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家喻户晓受人崇拜的英雄人物,而且使侦探小说继爱伦·坡之后发展至巅峰。 在英国文学史上,柯南·道尔以写侦探小说而闻名。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以缜密的逻辑进行严谨的推理而破案,创立了侦探小说里着重推理的流派,对后来流行的推理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中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主人公福尔摩斯一度令众多侦探小说的主人公黯然失色,同时他也是英国小说中刻画最生动的人物之一。在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选》是译本最多、销量最大的外国小说作品之一,又因小说结构严密,丝丝人扣,起伏跌宕,引人人胜。它不断从各个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吸引读者寻求答案,不忍释手。这种手法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章回小说,也是今天侦探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而福尔摩斯在中国则成为家喻户晓的外国小说人物。
斑点带子案 我一直以来热衷于研究我的朋友夏洛克·福尔摩 斯的破案方法。粗 略地翻阅八年来记录的七十多个案例,我发现这其中 大多数都是悲剧性 的,当然也有一些颇具喜剧效果,而它们共同的特征 就是离奇古怪,与 平淡无奇完全不沾边。这是因为,福尔摩斯破案的动 力仅仅是解决近乎 荒诞离奇案件所带来的快乐,而非为此而得到的酬金 。 在这些匪夷所思、变化多端的案例中,最异乎寻 常的莫过于罗伊洛 特家族的那桩奇事,外界对于格里姆斯比·罗伊洛特 医生之死有众多猜 测,有些谣言甚至比案件本身更加骇人听闻。 事情发生在1883年4月初,那时,我们两个单身 汉合住在一套位于 贝克街的公寓中。一天早晨,我醒来后突然发现一个 瘦削的身影穿戴得 整整齐齐站在我床边,无疑,这就是我的室友福尔摩 斯。我诧异地眨了 眨眼睛,望了一眼壁炉架子上表针指向七点一刻的时 钟,心里有些不乐 意。我正奇怪于一向爱睡懒觉的福尔摩斯的反常行为 ,还没来得及说 话,福尔摩斯抢先开口道:“对不起,华生,看来今 天你注定无法保持 一贯的规律生活了。” “什么事?难道失火了?” “不,是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女士,我想,这位 年轻女士选择在这 个时间把我们吵醒,一定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她现在 正在客厅等我,我 预感这是一件有趣的案件,相信你不愿错过每一个细 节,所以我才大清 早把你吵醒。” “我的老兄,这是我最大的乐趣。”我一边回答 ,一边匆匆穿上衣 服,没过几分钟就准备就绪了。 我随同我的朋友来到客厅,看到一位身穿黑色衣 服的女士端坐在窗 前。见到我们走进房间,这位年轻的女士站起身,即 使透过她蒙着的厚 厚的面纱,我也能察觉到那焦虑的神情。 “早上好,小姐,”福尔摩斯愉快地说,“我的 名字是夏洛克·福尔 摩斯,这位是我的挚友华生医生。请您放心,在他面 前,您可以没有任 何顾虑地谈话。请凑近火炉坐吧,喝杯热咖啡,我看 您在发抖。” 那位女士按福尔摩斯的请求换了个更加靠近火炉 的座位,同时低声 说:“我不是因为冷才发抖的。” “那么,是因为什么呢?” “是恐惧,福尔摩斯先生。”说着,她掀起了面 纱。我能看出,她 确实处于万分焦虑当中,那苍白的脸色、沮丧的神情 和惶惑不安的双眸 像极了一头被猎人追逐得狼狈逃窜的动物。从身材和 相貌判断,她约莫 有三十岁,可却因为某些原因过早长出了银丝。 福尔摩斯迅速打量了她一下,随即向前探身,轻 拍着她的手臂安慰 道:“您不必担心,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帮您把事情 处理好。您今早坐 火车赶来,想必已经很累了。” “您怎么知道?您认识我?”这位女士疑惑地看着 我的同伴。 “不,我只是注意到您左手的手套里的半截回程 车票罢了。您一定 很早就动身了,并且在到达车站前,在泥泞崎岖的道 路上乘坐了很长一 段时间单马车。” 虽然不易察觉,我还是注意到那位女士因为吃惊 ,身体微微震动了 一下,并且更加惶惑地凝视着眼前这位侦探。 “不必奇怪,这没什么奥妙,亲爱的小姐。”他 笑了笑,轻松地说, “在您外套的左臂上,至少有七处新鲜的泥点,除了 这种单马车,没什么 其他车辆可以留下这样的痕迹,并且,看来您是坐在 了车夫的左边。” “您说得完全正确,”她信服地点点头,“正如 您所说,我六点前离 开家,乘坐第一班火车来到这里。先生,我真的快崩 溃了,没有一个人 能帮上我。我从法林托歇太太那里得知您超乎常人的 办案能力,并且打 听到了您的住址。您曾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无私援助她 ,先生,您可以同 样帮帮我吗?我相信您一定可以给我指出一条从黑暗 走向光明的道路。 虽然目前我无力酬谢您,但就在这一两个月,我即将 结婚。到那时,我 就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收入,请您相信,我不是一个忘 恩负义的人。”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