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怎么办

80后怎么办
作者: 杨庆祥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80后怎么办
ISBN: 9787530214992

作者简介

杨庆祥,1980年生,文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诗人,批评家。 出版有思想随笔《80后,怎么办》,诗集《这些年,在人间》《我选择哭泣和爱你》,评论集《分裂的想象》等。 曾获中国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第十届上海文学奖,首届《人民文学》诗歌奖,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二届《十月》青年作家奖,第四届冯牧文学奖,2015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奖等。 曾担任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届老舍文学奖评委。

内容简介

毫无疑问,59位进入国家形象片的中国人都是某 一种成功的代表者,但这种“成功”因为经过镜头和 意识形态的包装后反而显得空洞无物,我不想从技术 的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我只是仅仅从我的感受出发 :我在观看这一国家形象片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激动和 兴奋,就好像是在观看一个和我毫无关系的表演。这 是一个过于宏大和遥远的叙事,它没有办法和我当下 的生活发生任何有效的联系,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 时报广场播出仿佛就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场景,至少 对于我而言,它失效了。 想起来这种失效是不应该的。仅仅是在两年前的 2008年,我还挤在人山人海的小咖啡屋里面,和很多 的年轻人一道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沉浸在“大 国崛起”的亢奋想象中。那个时候我同样是一个局外 人,但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通过想象把自己 与大多数的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并想当然地认为国家 的梦想就是个人的梦想,国家的光荣就是个人的光荣 。但是这一次,这种想象被我个人严峻的生活现实所 击碎,也就是在国家形象片播出的前几天,我所租住 的公寓房东毫不留情地通知我,不再续租,另谋住处 。这就意味着我和我寓所里面的另外三个年轻人都必 须在一周内搬出这个我们住了一年多的房间。房东之 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把房子直租给我们赚不了太 多钱(实际上他每个月从我们四个人身上收取了整整 5000元。其中根据每个房间的大小四个人分别承担 1100/1600/1000/1300元),因此直接整租给房屋 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则会通过不合法的手段改造出更 多的空间(比如把一居室改造为三居室,把三居室改 造成五居室)来赚取更多的租金。从2009年9月博士毕 业至今,一年半的时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换租。最 开始的时候我租住在人民大学南边的三义庙小区,这 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筒子楼,我租了其中一个12平 米的小房间,不能洗澡,不能做饭,三层住户十几家 共用一个公共厕所,月租800元。我在这个地方坚持 生活了近三个月,之所以说是坚持,是因为我每天必 须骑车15分钟左右去附近的人民大学解决吃饭、洗澡 等等生活问题。最后随着严冬的来临我不得不放弃了 这个住处。第二个住处是海淀南路的一个合租房,我 租住了客厅的一个小隔间,大约12平米,没有厨房, 但有单独的洗澡间和卫生间,月租1000元。但非常要 命的是,因为房间的一面是用毛玻璃隔起来的,所以 隔音和隔光的效果非常不好,也就是说,房间里面的 所有动静在我的隔间里面都能听到,这对我的睡眠构 成了挑战。最开始的方法是等所有人都睡了我再准备 睡,但后来发现行不通,因为每个人的作息时间很难 协调,往往是我快要睡了的时候,突然有个人跑到洗 澡间去洗澡了,或者是到客厅打开灯拿什么东西,于 是我就会被吵醒。后来我不得不求助于眼罩和去噪音 耳塞,把自己严严实实地与外界隔离起来,成为我每 天晚上的必备功课。李陀先生有一次跑到我的住处, 当他听说我对面的隔间住的是一对年轻夫妇时,突然 很认真地问了一个问题:“那他们做爱怎么办?岂不 是都被你们听到了?”我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奇 怪地发现我很多次听到那对夫妻为了各种生活琐事吵 架的声音,却一次也没有听到过他们做爱发出的声音 。在一个如此简陋的出租房内,或许他们已经没有做 爱的欲望了吧。在这个房间住了大概半年时间,因为 中介公司和房东之间发生了纠纷,我被通知换租。于 是又搬到了小南庄,也就是我现在的住处,这是一个 三室一厅的房间,我租了其中一个大约14平米的小单 间,月租1300元。总算住到了一个稍微正式一点的房 间,我以为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地工作生活了 。但房东变相的“逐客令”又让我措手不及。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