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精)/读行天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精)/读行天下
作者: 袁宏宾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168.00
折扣价: 84.00
折扣购买: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精)/读行天下
ISBN: 9787563723843

作者简介

袁宏宾,女,出生于1963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河北师大。曾出版古体诗集《孤竹采薇》《闲人醉语》,主持编辑过《授业笔谈》《敬业笔谈》《研究·探索·创新》等书。

内容简介

《隋-清》(鸦片战争前)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省新安)人,后迁家新安(今河南省 渑池东)。其父韩雄膂力过人,善于骑射,又十分勇敢,从小便有将帅的才 略。曾在北周为将,屡立战功,进爵新义郡公,历任八州刺史,官至骠骑大 将军。他为人慷慨大度,有胆有识,加之容貌魁伟,颇具豪杰气度。韩擒虎 不仅精通武艺,而且喜欢读书,对于经史百家,都能知其大略。北周时,他 以军功拜都督、新安太守。在同北齐的战斗中,他屡有建树。在陈军进逼光 州(今河南省光山)时,曾任行军总管,大败陈兵。杨坚任丞相时,韩擒虎为 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陈朝的将领甄庆、任忠、萧摩诃等互相支援,频 繁进攻,前后多次进入韩擒虎的和州界内,韩擒虎屡次挫败陈兵,使陈朝将 士闻风丧胆。 开皇元年(581年)三月,隋文帝代周为帝刚一个月,就准备灭陈。为此 ,他向高颍询问将帅人才,高顾推荐了韩擒虎与贺若弼,于是隋文帝命韩擒 虎为庐州总管,镇守庐江(今安徽省庐江),与吴州总管贺若弼共同经略平陈 事宜。 韩擒虎与陈朝将士交锋多年,威名远震。现在他受命镇守与陈为邻的庐 江,隋文帝委以平陈重任,“甚为敌人所惮”。开皇八年(588年)十月,隋 文帝大举伐陈,韩擒虎镇守庐江,离陈的国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很近, 所以成为伐陈的先锋。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陈后主在隋朝大兵压境 的情况下,仍然醉生梦死,通宵达旦,举行朝会。当时,贺若弼从广陵偷渡 过江,韩擒虎则亲率五百精锐,夜袭采石,把喝得酩酊大醉的陈兵全部俘虏 。 正月初二,陈朝采石的戍主徐子建报告采石失守,隋兵过江。初三,陈 后主叔宝召集大臣议论军情。初四,陈叔宝下诏表示要“亲征”,遣兵将抵 御,并让境内的僧、尼、道士都参加抵抗隋兵的战事。 韩擒虎率兵过江之后,稍事休整,于初七进攻姑熟(今安徽省当涂),仅 用半日便一举攻克。江南地方的百姓,早就听说韩擒虎智勇双全,纷纷赶到 韩擒虎的军营去慰劳隋军,昼夜不绝。 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南北两面共 同夹击建康,沿江的陈朝将士大批逃走。平陈战争的最高统帅晋王杨广派总 管杜彦率军与韩擒虎会合,计有步兵、骑兵二万,屯驻离建康只有20里的新 林。 陈朝在建康尚有将士十余万人,但是陈叔宝庸碌无能,又十分胆怯,不 懂军事,听说隋兵离城只有20里,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日夜啼哭,并把政事 都委托给佞臣施文庆。施文庆知道陈朝将领痛恨他祸国殃民,又害怕这些将 领立功,便把将领们向陈叔宝上的表启都扣压下来,不采纳他们抵御的建议 。贺若弼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陈将萧摩诃请求迎战,陈叔宝不许。贺若 弼兵至钟山,萧摩诃再请掩袭,陈叔宝还是不许。而当隋兵已至建康城外时 ,陈将认为只能固守待变,陈叔宝却命令萧摩诃率兵出战,结果兵败被俘。 陈将任忠原主固守,现见兵败不可收拾,便回报陈叔宝说自己无能为力 了。这时,韩擒虎乘陈军主力正与贺若弼激战、守防空虚,便率五百精骑从 新林向建康城进逼,任忠领了几个亲信在石子罔迎接韩擒虎,守朱雀航(在 今南京秦淮河上)的陈朝将士听说韩擒虎将要到来,都非常惧怕,纷纷弃地 溃逃。韩擒虎兵不血刃,在降将任忠的向导下,率军直人朱雀门。陈朝守军 想抵抗,任忠对这些陈军说:“老夫尚且投降,你们有什么用!”陈朝士兵 见状,都散去了。此时建康城内的文武官员大多逃遁,只有极少数官员还守 着陈叔宝。 在韩擒虎快进入陈朝宫殿时,陈叔宝想躲藏起来。陈朝尚书仆射袁宪请 求陈叔宝“正衣冠、御正殿”来见隋将。但陈叔宝害怕被杀,便从皇位上走 下来说:“在刀锋之下,不可以如此,我自有办法。”陈叔宝的办法就是躲 起来。他带了十几个嫔妃走出后堂景阳殿,准备跳到井里藏匿。袁宪苦苦劝 他,陈叔宝就是不昕,陈朝的后阁舍人夏侯公音具不让陈叔宝人井,便以身 体挡住井,陈叔宝竟不顾身份,与夏侯公音争推好久,才进入井中。 隋军到后,便向井中呼喊,但是井中没有回答。隋军正准备向井中投掷 石块时,忽然井中传出呼叫声。韩擒虎便让士兵用绳子把井中的陈叔宝拉上 来,谁知其重非凡,好不容易才拉了上来,原来,绳子束着三个人,即陈叔 宝与他的两个宠妃张贵妃、孔贵嫔。韩擒虎攻占建康,俘虏了陈叔宝,陈朝 灭亡。 在隋军伐陈之前,江南流传着一首歌谣:“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浚, 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据说这首歌谣应在韩擒虎身上,他名中有“虎 ”字,黄斑即指虎,韩擒虎在平陈战役中所骑之马为青骢马,平陈战役始自 冬末,成于春初。对韩擒虎首人建康、亲俘陈叔宝的功勋,隋文帝给予了充 分的肯定,他下诏给晋王杨广,表彰韩擒虎与贺若弼在平陈统一战争中的功 劳:“此二公者,深谋大略,东南逋寇,朕本委之,静地恤民,悉如朕意。 九州不一,已数百年,以名臣之功,成太平之业,天下盛事,何用过此!闻 以欣然,实深庆快。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赏赐韩擒虎物万段。隋文帝 还下诏给韩擒虎与贺若弼,赞扬他们“申国威于万里,宣朝化于一隅。使东 南人民俱出汤火,数百年寇旬日廓清,专是公之功也。高名塞于宇宙,盛业 光于天壤,逖听前古,罕闻其匹。班师凯人,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 岁”。 韩擒虎回到京城之后,贺若弼在隋文帝面前竞与韩擒虎争功,贺若弼说 :“我在钟山死战,打败了陈朝的精兵,活捉了陈朝的骁将,才平定了陈国 ,而韩擒虎并没交战,他的功劳怎么可与我贺若弼相比呢?” 对贺若弼的这种说法,韩擒虎回答说:“本来奉圣上的明旨,让我与贺 若弼同时合力攻陈,以取其都城建康。而贺若弼不按军令办,预先出战,遇 到陈朝的军队便打,以致使我大隋士兵伤亡不少。我以五百轻骑,兵不血刃 ,直取建康,降伏陈朝大将任忠,活捉陈后主叔宝,占领了陈国的府库,捣 毁了陈国的巢穴。到了晚上,贺若弼才赶到北掖门。我开关让他进城入宫。 他赎罪还来不及呢,怎么可以同我比功呢?” 韩擒虎在平陈战争中,既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又以智谋取得了平陈首功 ,可见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韩擒虎与贺若弼争功,隋文帝对此采取劝 和的办法,他说:“两位将军都应得到上勋!”于是都进位为上柱国,赐物 八千段。但是由于有人弹劾韩擒虎“放纵士卒淫污陈宫”而未能进爵加邑。 平定江南之后,隋文帝杨坚授韩擒虎为凉州行军总管,负责金城(今甘肃兰 州)的防务。当时凉州的主要敌人是突厥。在隋经略南方和过江灭陈期间, 突厥族的武装势力逐渐发展起来。经过长期的积累,突厥的首领又试图向南 进兵。为了摸清隋朝的虚实,突厥派使者假装向隋朝廷行朝拜之礼,实际上 是看看隋朝的态度。老谋深算的杨坚,不愿再兴兵动武,因此,想用重将震 慑突厥人。当突厥使者上朝拜见杨坚时,杨坚让韩擒虎就坐于大堂之上。杨 坚故意问突厥使者:“你知道陈朝吗?”回答说:“知道。”然后让人把突 厥使者领到韩擒虎面前,对他说:“这就是活捉陈朝天子的那个人。”然后 又对他说:“就是这个人出任凉州行军总管。”韩擒虎威风凛然,使突厥使 者惶恐不安。突厥使者回去报告情况之后,突厥首领果然打消了南犯的企图 。开皇十二年(592年),韩擒虎奉诏回京养病,因积劳成疾,不治而卒。 P12-13 《读行天下?中华上下五千年(套装共4册)》编辑推荐:滔滔黄河养育着华夏子孙,滚滚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勤劳勇敢的先民们在广袤深厚的中华大地上,用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汗水。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明。《读行天下?中华上下五千年(套装共4册)》有翔实的历史片断,并配有弥足珍贵的图片,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先秦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善恶,这些都使得《读行天下?中华上下五千年(套装共4册)》成为名副其实的通俗易懂的历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