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全译本上下)(精)/名著典藏

悲惨世界(全译本上下)(精)/名著典藏
作者: (法)雨果|译者:李玉民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3.71
折扣购买: 悲惨世界(全译本上下)(精)/名著典藏
ISBN: 9787511236142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合计达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和“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为他跻身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的作家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简介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一米里哀先生1815年,迪涅的主教还是查理-弗 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年事已高,七十五 岁左右,从1806年起,就到迪涅城担任了这一职务。 这个细节虽然同本书的正题毫无关系,不过,事 事务求准确,在此提一提他到这个教区就任之初,关 于他有些什么风言风语,也许不是白费笔墨的。一个 人的传闻无论真假,在他的生活中,尤其在他的命运 中,往往和他的所作所为居同等地位。米里哀先生的 父亲是艾克斯城法院的推事,即法袍贵族。据说父亲 打算让他继承职位,在十八九岁,不满二十岁就早早 为他完婚,这也是法袍贵族家庭相当普遍的习俗。查 理·米里哀虽已完婚,据说仍引起不少物议。他身材 虽然不高,但是生得相貌出众,风度翩翩,谈吐俊雅 风趣;他的整个青春,就在交际场和情场中消磨了。 后来爆发革命指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事态急遽变化,法袍贵族家庭遭到摧残、驱逐和追捕 ,都四处逃散了。革命刚一爆发,查理·米里哀先生 便流亡到意大利。他妻子长期患肺病,死在异国他乡 ,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此后,米里哀先生命运又如何 呢?法国旧社会崩溃了,他的家庭也破败了,93年 1793年是革命达到高潮的一年。发生一系列的悲惨事 件,在远方的流亡者看来,也许倍加恐怖和可怕,凡 此种种,是否使他万念俱灰,萌生了出世的念头呢? 一个人在天下动乱中,身历其难,家道衰败,还可能 处变不惊,然而在无忧无虑的温馨生活中,突然遭到 神秘而可怕的打击,往往就会心死而一蹶不振吧?谁 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他从意大利回国,就已经当上了 教士。 1804年,米里哀先生当上百里鸟乐的本堂神父。 人已老迈,终日深居简出。 在皇帝即将登基加冕拿破仑1804年12月2日称帝 加冕,1805年称拿破仑一世。的时候,也不知道为本 堂的一件什么小事,他到了巴黎,为他的教徒陈情, 见到一些显要人物,其中就有斐茨红衣主教。有一天 ,皇帝来看他舅父,正巧这位可敬的本堂神父在前厅 候见,二人不期而遇。拿破仑发觉这个老者颇为好奇 地看着他,便转过身来,突然问道:“这老者是谁, 这么瞧我?” “陛下,”米里哀先生答道,“您瞧一个老者, 而我却瞧一位伟人。我们彼此都能开眼。” 当天晚上,皇帝向红衣主教问了这个本堂神父的 姓名。事过不久,米里哀先生便得知委任他当迪涅主 教,不免深感意外。 此外,关于米里哀先生早年生活的传闻,有哪些 是属实的呢?谁也不知道。革命之前,很少人家认识 米里哀这家人。 小城市里嘴杂的人多,动脑筋的人少,初来乍到 的人就得容忍,米里哀先生也不例外。他虽然贵为主 教,也正因为是主教,就得忍而再忍。其实,把他名 字扯进去的那些议论,也许仅仅是议论而已,无非是 谣传、流言、闲话,甚至连闲话都算不上,按照南方 人生动的说法,就是“胡诌八扯”。 不管怎样,他到迪涅担任教职并居住九年之后, 当初小城和小百姓议论的话题,所有那些闲言碎语, 全被深深地遗忘了。谁也不敢再提起,甚至都不敢回 忆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时,带了一个老姑娘,名叫巴 蒂丝汀,那是比他小十岁的妹妹。 他们只有一个佣人,称为马格洛太太,与巴蒂丝 汀小姐同龄;她先是“本堂神父先生的女佣”,现在 则有两个头衔:小姐的贴身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蒂丝汀小姐身材又高又瘦,肌肤苍白,性情温 和,整个人儿理想地体现了“可敬”一词的含义,因 为照世俗之见,一个女人必须做了母亲才能受人尊敬 。她天生就不貌美,一生尽做善事,临老整个躯体呈 现出一种洁白和清亮,年龄越大越具有我们所说的慈 善之美。年轻时瘦溜的身躯,到了中老年就变得透明 :这种通透空灵,令人想到天使。与其说这是位贞女 ,不如说这是颗灵魂。她这个人似乎是由影子构成的 ,仅仅略有一点儿肉体来显示性别,略有一点儿物质 来容含光亮;大眼睛始终低垂,这便是一颗灵魂留在 人间的缘故。 马格洛太太是个矮矮的老太婆,又白又胖,身体 臃肿,整天忙忙碌碌,总是气喘吁吁,首先是由于操 劳,其次是由于患了气喘病。 米里哀先生到任时,安排住进主教府,并按帝国 法令的规定,接待他的规格仅次于驻军司令。市长和 议长先来拜贺,他也去拜见了将军和省长。 主教安顿下来之后,全城就等他布道了。 二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迪涅主教府同医院毗邻。 主教府大厦非常气派,是上世纪初用石料建成的 ;兴建者亨利·彼惹大人是巴黎神学院博士,曾任西 摩尔修道院院长,1712年当了迪涅主教。这是一座贵 族气象十足的府邸,处处都显得华贵:主教寝宫、大 小客厅、正室偏房,样样齐备;正院非常宽敞,有圆 拱回廊,是古典的佛罗伦萨风格,庭园则有参天大树 。楼下朝庭园一侧有一条长廊,装饰得富丽堂皇,亨 利·彼惹主教大人于1714年7月29日,曾在这条长廊 宴请过下列几位大人: 安白朗亲王——大主教查理·勃吕拉·德·让利 斯, 格拉斯主教——嘉布遣会修士安东尼·德·梅格 里尼, 法兰西圣约翰会骑士——勒兰群岛圣奥诺雷修道 院院长菲力浦·德·旺多姆, 旺斯主教——弗朗索瓦·德·贝尔东·德·格里 翁男爵, 格朗代夫主教——恺撒·德·萨勃朗·德·福卡 吉埃大人, 斯奈主教——奥拉托利会修士,御前普通讲道师 ,约翰·索阿南大人。 这七位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画像,一直挂在这条长 廊大厅里,而“1714年7月29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 子,也用金字刻在厅内一张白色大理石案上。 医院只有一层楼,既狭窄又低矮,庭园也小得可 怜。 主教到任三天之后,便去观察医院。事后,他派 人去请医院院长赏光到主教府来。 “院长先生,”主教问他,“现在您有多少住院 病人?” “二十六个,主教大人。” “这正和我数的一样。”主教说道。 “那些病床,”院长接着说,“一张挨一张,太 拥挤了。” “这正是我注意到的。” “病房都是小间,空气不易流通。” “这正是我的感觉。” “还有,即使出一点太阳,庭园也太小,装不下 要康复的病人。” “这正是我心里想的。” “还会有传染病,今年就流行过伤寒,两年前流 行过粟粒热,有时患者数以百计,我们简直没办法。 ” “这正是我考虑到的。” “有什么办法呢,主教大人。”院长说道,“只 能这么将就。” 这场谈话,就是在楼下长廊餐厅里进行的。 主教沉吟片刻,突然转身,对院长说: “先生,只拿这个厅来说,您看能放多少床位呢 ?” “主教大人的餐厅!”院长不禁愕然,高声说道 。 主教环视大厅,仿佛在目测计算。 “足够容纳二十张病床!”他仿佛自言自语,接 着提高声音说道:“喏,院长先生,我要告诉您。显 然出了差错。你们二十六个人,只有五六间小屋;而 我们这里三个人,却占了六十个人的地方。肯定出了 差错。您住了我的房子,而我占了您的。把我的房子 还给我吧,这里才是您的住所。” 次日,那二十六名可怜的患者都被接到了主教府 ,主教则搬进医院去住了。 米里哀先生没有一点财产,他的家庭早已在革命 中破产了。他妹妹领五百法郎的终身年金,住在主教 府里,也刚够她本人的用度。P3-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