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60
折扣购买: 国酒文萃(冬之卷2018年第4期总第9期)
ISBN: 9787519447762
艾青 现当代**诗人、散文家、画家。1932年在上海加入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 了**本诗集《大堰河》。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国 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高勋章 。 忆白石老人 1949年我进北京城不久,就打听白石老人的情况,知 道他还健在,我就想看望这位老画家。我约了沙可夫和江 丰两个同志,由李可染同志陪同去看他,他住在西城跨车 胡同十三号。进门的小房间住了一个小老头子,没有胡子 ,后来听说是清皇室的一名小太监,给他看门的。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是北京*事管制委员会的文化接 管委员,穿的是*装,臂上带臂章,三个人去看他,难免 要使老人感到奇怪。经李可染介绍,他接待了我们。我马 上向前说:“我在十八岁的时候,看了老先生的四张册页 ,印象很深,多年都没有机会见到你,**特意来拜访。 ” 他问:“你在哪儿看到我的画?” 我说:“1928年,已经二十一年了,在杭州西湖艺术 院。” 他问:“谁是艺术院院长?” 我说:“林风眠。” 他说:“他喜欢我的画。” 这样他才知道来访者是艺术界的人,亲近多了,马上 叫护士研墨,带上袖子,拿出几张纸给我们画画。他送了 我们三个人每人一张水墨画,两尺琴条。给我画的是四只 虾,半透明的,上画有两条小鱼。题款: “艾青先生雅正八十九岁白石”,印章“白石翁”, 另一方“吾所能者乐事”。 我们真高兴,带着感激的心情和他告别了。 我当时是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代表。听说白石老人 是教授,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 演。有学生提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 我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 很大的贡献。*本人来,他没有饿死。***来,也没有 饿死,***来,怎么能把他饿死呢?”何况美院院长徐 悲鸿**看重他,收藏了不少他的画,这样的提案当然不 会采纳。 老人一生都很勤奋,木工出身,学雕花,后来学画。 他已画了半个多世纪了,技巧精练,而他又是个爱创新的 人,画的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没有看见 他临摹别人的。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特别强,能 准确地捕捉形象。他有一双显微镜的眼睛,早年画的昆虫 ,纤毫毕露,我看见他画的飞蛾,伏在地上,满身**, 头上有两瓣触须;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有嗡嗡的声音; 画知了、蜻蜓的翅膀像薄纱一样;他画的蚱蜢,大红大绿 ,很像后期印象派的油画。 他画*冠花,也画牡丹,但他和人家的画法不一样, 大红花,笔触很粗,叶子用黑墨只几点;他画丝瓜、倭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