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曾仕强教授告诉你怎样带团队
ISBN: 9787550293557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学问深渊,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以人为本的理念永不变 中国人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中国的团 队是互动型的,不提倡个人主义。曾有一种怪现象: 越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越不受企业的欢迎。关于这 一点,企业的回答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学问很好, 但是太自我了,没办法和别人合作。 一个人要投入一个团体,就不能太自我。凡事好 商量,遇到争执,各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才能维 护团结,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一个人太自我,只能以 事为中心,不能以人为中心。太过于自我的人,在公 司里只能大材小用。即使他学问很好,专业素养也很 好,可是老板只能让他做可以独立完成的项目,因为 他跟谁都合不来。在美国,个人主义却可以行得通, 你有能力,就要表现出来。但这样的人在中国往往会 吃大亏的,当然,中国人没有日本人那么极端,所有 出头的钉子都打进去;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有能力 就尽量表现。在中国,凡是有能力就马上表现、自我 膨胀的人,很快就消失了,就跟气球一样。 中国人的要求比较简单,只有两个字——合理, 合理就好。合理是人决定的,不是法决定的。合理不 是通过制度产生的,制度比较死,而人比较灵活。 不可否认,中国人比较喜欢变化,在中国人看来 ,不变是非常态,变是常态。全世界最懂得变化道理 的是中国人;美国人为什么要强调求新、求变?就是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作“变”。懂得怎么变的人 已经把“变”当成家常便饭了,就不会再谈“变”。 中国人都很安分守己,但是当情况许可的时候, 就会想到变通。中国人不会乱变,但时刻保留变通的 余地。 中国人经常同时讲两句话,比如,“事无不可对 人言”,敢做就要敢说,但另一句话又说,“逢人只 说三分话”,而且那“三分”还是不重要的“三分” ,说了等于没说。这两句话怎么理解?我观察了一下 ,真正做到说了等于没有说的人最“长寿”,如果说 得很清楚,就没有机会再说,也就失去了变通的余地 。 后来,我悟到一个道理,即老祖宗的话永远没有 错,只是我们看错了,想错了,做错了。我以前觉得 ,老子对不起我们,他的哲学乱七八糟,一无是处。 其实不然,《道德经》这本书永远不会错,因为它根 本没讲什么,什么都没讲难道会讲错吗?这就像现代 的模糊理论。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依托 科学技术不存在国界性,是可以并且值得借鉴和 运用的。但是团队管理涉及的是最为复杂的人的因素 ,必须依据团队管理的对象所具有的不同文化特性来 予以不同的处理。因此,要把握中国式团队管理的核 心内容,首先就应该从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 中华文化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中华文 化的外在表征,只要汉字继续存在,那么中华文化就 不会消亡。 从古至今,汉字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变化,最直 观的就是从繁体到简体的转变。那把汉字简化以后, 会不会改变中华文化呢?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我可以很清楚地说明,尽管我们的文字正经历着贯穿 始终的变化过程,但是并不能影响到中华文化的本质 。中华文化跟简体字、繁体字没有太大的关系。 汉字的造字原理很特别 汉字跟西方的文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西方文字 以句为单位,一个单词是不能说明意思的;汉字以字 为单位,一个字只要写出来,哪怕不认识,也能基本 猜出它的意思。因为汉字把形状、声音、字义结合在 一起,使得每个人可以观其形而知其音,观其形而明 其意,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汉字的部首偏旁都 是有讲究的,带有“犭”的字,多半跟动物有关系, 如猫、狗、猪等;带有“心”的字,多半跟心理活动 有关系,如思、想、念等。 学英语刚开始时比学中文容易,因为英语只有26 个字母,只要记住26个字母就行了,所有的单词都是 由这26个字母组成的。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 学会这个却学不会那个。 文化变与不变的差异性 汉字一直在变,汉语一直在变,中国人也一直在 变,但是汉字、汉语和中国人尽管变来变去,又好像 没有变一样,这也是外国人不能理解的地方。 P3-5 只有了解中国人,才能管好中国人。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中国人的优缺点,才能构建和谐、和乐、合理、合适的高效能团队。 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在本书中抓住了中国人的人性特点,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辩证结合,融会贯通,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人的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