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洞”的艺术家

“老虎洞”的艺术家
作者: 宋晓岚、宋晓崟、谷羽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老虎洞”的艺术家
ISBN: 9787521221244

作者简介

《“老虎洞”的艺术家——高莽纪念文集》由高莽的女儿宋晓岚、侄女宋晓崟和高莽好友、翻译家谷羽编辑整理。

内容简介

揭秘老爸 宋晓岚 2017年10月6日晚老爸离开了我们,他走得平静、安详,没有痛苦。当天下午,他还在和他心爱的外孙谈天说地,笑着看重侄孙小朋友的生活视频,嘱咐我们一切都不要看得太重,轻松生活。而就在晚上,当大家都睡了,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活着到死去,好像只是一瞬间。 而在我脑子里反复出现的还是老爸活着时的音容笑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也想写一篇关于老爸的文章。写老爸的文章起个什么名字?老爸说:揭秘老爸。这个题名我不喜欢。我说:“俗!”他不生气,他已经习惯了我打击他。 由于老爸在俄罗斯文学方面的贡献,得过俄罗斯总统亲手颁发的“友谊”勋章和各种文学奖章,还是俄罗斯美术研究院的荣誉院士、俄罗斯作家协会名誉会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等。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又授予他首批最高学术称号:荣学部委员。已经有不少人写过他,中国的,外国的……报刊杂志社的记者,电视台的编导,他的各方面朋友,还有其他人…… 我看过这些文章,大家的重点都是写他的成就:翻译家、作家、画家……写他的俄罗斯文学情结,或者写他的才气:“鬼才神译”“三栖人”“全才”……还有一些是写他和妈妈的爱情故事:《“保尔”和“冬妮亚”妙趣人生》……别人写的那些,我认为都是老爸光辉的那一面,要表现一个完整的高莽,得我亲自上阵。 我想写的是老爸的七七八八,都是老爸的琐事、轶事,和“秘”字似乎无关,叫《老爸的花边》或《另类老爹》好像更贴切。可是我是“孝女”,打击了老爸,还得听他的,任何事情我习惯听他的。 其实我想写的不是社会上的、光环下的高莽,而是生活中的我老爸。 沉重的丁香花啊!…… 爸爸喜欢丁香花。他小时候生长在我国北方城市哈尔滨,那里到处都是丁香树,到处开满着丁香花。他为丁香花专门写过文章:“丁香树很快就长得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树前观察它的变化。早春,一张张嫩叶,形状酷似心脏。然后,它的枝头出现了一团团紫色的或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文章收入他的散文集《妈妈的手》。他翻译的俄罗斯侨民女诗人的诗集也叫作《松花江畔的紫丁香》,可见他对于丁香花的特殊偏爱。 我知道爸爸喜欢丁香花不是在他的书中和文章里,而是从我小时候,大约在四五岁……那时候,我们家住在西城一条叫藤牌营的窄窄的小胡同里。院子不大,爸爸妈妈住在西厢房。他们在窗前栽种了几棵丁香花树。我认识丁香时,觉得它们好高好大,开花的季节,它们在小小的院落里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我仰着头才能看见它们的花瓣。 那时的老爸也就是三十岁刚刚出头,他当时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联络部工作。妈妈在对外文委也从事外事工作。他们经常出差。我在幼儿园上的是全托。偶尔我在家住的清晨,老爸高声朗读俄语的声音,会把睡梦中的我吵醒。记忆中少有的全家在一起的时候,是用小竹子板凳,围坐在丁香树旁。好像妈妈总是在洗衣服,爸爸在一旁忙他自己的事。也有时他画妈妈和我,有时为我们拍照片。丁香花有时是背景,丁香树一直都在那里看着我们。它好像是我们家庭的一员,好像会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老爸有时带我散步,给我讲些刚刚开始紧张的中苏关系,讲如果好朋友意见不一致时该怎么办,讲一些我似懂非懂的事情。去剃头的路上,他还曾建议我:你长大当个理发员,“好给爸爸理发”……还讲过些什么,我都忘记了。在我对儿童时代的记忆中,就是妈妈常常带我去火车站或飞机场,或去送爸爸,或去接爸爸。 但是我记得爸爸对我讲到丁香花:“我死的时候,用我的骨灰做肥料种一棵丁香花。”我那时根本不懂什么生死,只是明白了爸爸特别喜欢丁香花。从此,不管在什么地方,每当我看见丁香花,总觉得那是爸爸的花,丁香花开了,我就认为它们是为我爸爸开的。几十年了,一直如此。看到丁香花时,脑子里就想到那时候爸爸说的话,所以这句话我一直清清楚楚地记得。 一转眼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了五十多年,我感到了时光的流逝,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今天又想起老爸的丁香花,心情突然变得好沉重……我不知道将来怎么替老爸完成他的心愿,我不知道那棵丁香花会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不愿意再想,我也不愿意再看见它们…… 我多么希望永远像我小时候,全家人一起围坐在丁香花树前。 丁香花啊…… 勤俭与吝啬 老爸不舍得用好的东西,如果他知道哪一件衣服买的价格比较高,他就舍不得穿了,而是“抬起来”,“抬”是河北方言,意思就是“收”起来。我说他“吝啬”,他说是“勤俭”。 老爸的一双凉鞋有些硌脚,他出去一趟,脚都被磨破了。我给他买了一双新凉鞋逼他穿,我知道他“财迷”,所以在他随口问价钱的时候,我就骗他,说的是新鞋价格的十分之一。他试了试新鞋很高兴,由衷赞叹:“很舒服,我明天出去就穿。”第二天他果然穿了,回来赞不绝口:“这鞋不错,挺软和的。”我看他穿了几次,心里也很舒服。我以为此事就过去了,我疏忽了。有天多嘴把鞋的实价暴露了,老爸知道后当时吃惊的样子我就不形容了,当天鞋架上又出现了他那双磨脚的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