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

雅舍谈吃
作者: 梁实秋|责编:李文峰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雅舍谈吃
ISBN: 978755529156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西施舌 郁达夫一九三六年有《饮食男女在福州》一文,记 西施舌云: 《闽小记》里所说西施舌,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 ,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 ,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案:《闽小记》是清初周亮工宦游闽垣时所做的笔 记。 西施舌属于贝类,似蛏而小,似蛤而长,并不是蚌 。产浅海泥沙中,故一名“沙蛤”。其壳约长十五公分 ,作长椭圆形,水管特长而色白,常伸出壳外,其状如 舌,故名西施舌。 初到闽省的人,尝到西施舌,莫不惊为美味。其实 西施舌并不限于闽省一地,以我所知,自津沽青岛以至 闽台,凡浅海中皆产之。清张焘《津门杂记》录诗一首 咏西施舌: 灯火楼台一望开,放杯那惜倒金罍。朝来饱啖西施 舌,不负津门鼓棹来。 诗不见佳,但亦可见他的兴致不浅。我第一次吃西 施舌是在青岛顺兴楼席上,一大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 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为何物,主人 曰是乃西施舌, 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 但觉未免唐突西施。高汤氽西施舌,盖仅取其舌状之水 管部分。若郁达夫所谓“长圆的蚌肉”,显系整个的西 施舌之软体全入釜中。现下台湾海鲜店所烹制之西施舌 即是整个一块块软肉上桌,较之专取舌部,其精粗之差 不可以道里计。郁氏盛誉西施舌之“色香味形”,整个 的西施舌则形实不雅,岂不有负其名? 火腿 从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陈腐的油腻 涩味。也许是不善处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 吃下去了,当然会吃得舌矫不能下,好像舌头要粘住上 膛一样。有些北方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 肉爽口。后来许多北方人也能欣赏火腿,不过火腿究竟 是南货,在北方不是顶流行的食物。道地的北方餐馆做 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事实上,清酱 肉也的确很好,我每次作江南游总是携带几方清酱肉, 分馈亲友,无不赞美,只是清酱肉要输火腿特有的一段 香。 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它,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 泽于无意中所发明。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所以 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东阳县亦在金华 附近,《东阳县志》云:“薰蹄,俗谓火腿,其实烟薰 ,非火也。腌晒薰将如法者,果胜常品,以所腌之盐必 台盐,所熏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 ,故久而弥旨。 ”火腿制作方法亦不必细究,总之手 续及材料必定很有考究。东阳上蒋村蒋氏一族大部分以 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常不能吃 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辄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