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41.00
折扣价: 27.88
折扣购买: 跳跃的河山
ISBN: 9787222202528
李俊玲,女,布朗族,70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10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保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施甸县作家协会主席。现就职于施甸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自2005年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民族文学》、《北京青年报》、《边疆文学》、《滇池》《、百家》、《云南日报》、《今朝》、《凉山文艺》、《高黎贡》等媒体。
布朗族源于古代的百 濮。汉晋时期的史书中, 关于布朗族先民濮人有多 种称谓。隋唐宋时期,是 濮人开始分化并形成中国 境内孟高棉语族的佤族、 布朗族、德昂族等民族的 时期。在此时期,一部分 濮人分化成“望蛮(即佤 族先民),另一部分则分 化成为“朴子蛮(即今布 朗族、德昂族的先民)。 唐代樊绰《云南志》中刻 画了这样的一个肖像:“ 扑子蛮,勇悍矫捷,以青 娑罗为通身袴。善用白箕 竹,深林间射飞鼠,发无 不中,部落首领谓酋为上 。无食器,以芭蕉叶借之 。”《滇略》卷九说:“蒲 人……永昌凤溪、施甸二 长官司及十五喧三十八寨 皆其种也。……皆勤力, 耐劳苦,事耕锄,所种荞 麦、棉花、黑豆。知汉语 ,通贸易。”清《皇清职 贡图》载:“蒲人,即蒲 蛮。相传为百濮苗裔,宋 以前不通中国,元泰定间 ,始内附……居多傍水, 不畏深渊,寝无衾榻,食 惟荍稗。男子青布裹头, 着青蓝布衣。披毡褐,佩 刀,跣足。妇青布裹头, 着花布短衣,长裙,跣足 ,常负米入市,供赋税。 ”史料对于布朗族先祖的 描绘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他 们生活的影子。延绵不绝 的大山造就了他们伟岸不 屈的身姿,奔腾不息的江 河给予了他们豪迈洒脱的 个性,火塘点燃了他们寻 找光明的眼睛,他们与滇 西热土世代共生长。 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 ,过着朝起暮归的农耕生 活,日出月落忙碌的布朗 族先民是骁勇和勤劳的, 他们在大山中开垦属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