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

说句心里话
作者: 程蕾蕾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说句心里话
ISBN: 9787559620286

作者简介

" 程蕾蕾,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Emory大学心内科博士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疑难心血管病变超声诊断及心内科疾病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课题14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论文16篇。 热爱医学科普,历年来发表医学科普文章约200篇。出版心血管科普故事书《医生最懂你的心——心脏故事》,被评选为“2017健康中国年度杰出科普作品”等。"

内容简介

自杀前,她一切如常 灰色的天空,蒙蒙亮。 上海冬天的风,不大,但是深入骨髓,寒意无孔 不入。 我竖起罩在白大褂外面医院统一发的深蓝棉背心 的领子,赶到现场的时候,刚过6点。 清晨的空气中有一股讲不清楚的味道。保安师傅 训练有素,已经沿着墙边的花坛围起了一个直径十多 米的半圆。红白相间的活动栏杆外,来了三三两两围 观的病人和家属,交头接耳。各种声音,忽远忽近, 恍恍惚惚。 一阵轱辘声推开越来越多的人,小推车载着心电 图仪进到半圆里面。 掀开覆盖的白色大单,她蜷缩在地上,一动不动 。从15楼跳下来,绝无生还之理。 场面没有预想中那么血腥,只有一股黑色的血液 ,在脑袋下蜿蜒,流动没多远,凝固了。鞋掉在花坛 里,她没穿袜子,足跟骨和距骨生生裂开。真的很冷 ,呵气成冰。 要出具死亡证明书。我协助心电图室值班医生把 她翻过身来,露出胸口。保安师傅围起屏障。人死了 也有尊严,不能这么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几分钟之后,轱辘声再次响起,心电图仪带着一 条笔直的横线缓缓‘离去。 紧接着,警察也到了。 我昨晚是医院总值班。这会儿,医务处和保卫处 的同事全部到位,我可以离开现场了。 但我还站在那里。 依然记得见到的第一例死亡病例,是做住院医生 的时候,在心内科监护室。 那个病人是一例主动脉夹层分离,老年男性,黄 昏时分由救护车送到,推进监护室的时候呈休克状态 ,全程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酗酒多年,在家从不听 人言,喝醉了吵闹不休,子女帮他买的降压药经常被 置于一边。主动脉是人体血液的主干道,是一根坚韧 的管道。管壁分为三层,层层紧密贴合,容纳着压力 很高的血液奔腾向前。病人长期血压高,导致主动脉 管壁撕裂,仿佛黄河咆哮决堤。更糟糕的是,夹层累 及从主动脉发出的颈总动脉和肾动脉,病情极其凶险 。家属来了好几位,老伴儿鬓发斑白,颜面沧桑,眼 神镇定地说:“医生,能救就救他一命,不行就听天 由命。” 用了很多药,血压依旧上不来。其间不断有各种 突发状况,打断我跟家属的谈话,他们依然很耐心。 即将问完病史时,护士姐姐呼叫我。心电监护仪 叫得撕心裂肺。 我走到床边,病人短暂地睁开了眼睛,目光混浊 迷离。他向上看,定定地看着雪白的屋顶。一瞬间, 病人原本灰暗的脸色失去了最后的光泽。 我不知道,弥留之际,他睁开眼睛的那几秒钟, 想看什么,又看到了什么。会不会知道,隔壁房间里 ,他的家人选择听天由命。 家属没有哭天喊地,平静地接受了事实,很快商 议出了解决方案,就地火化,骨灰带回老家。就这样 ,一个人的痕迹无声无息地被抹去。 第二例,是印象最深刻、感受最独特的。 那是一例严重的冠心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 尖部巨大室壁瘤形成,心功能不足正常人的一半。接 送组用推车把他从病房送下来做心脏超声检查。我说 :“您有任何不舒服,要马上讲。” 他摇摇头,平静地躺在检查床上。。 当检查按部就班地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在超声屏 幕上,他原本收缩无力的心脏突然变成了细碎的蠕动 ,我赶紧呼叫抢救车。 流动的血液是生命的标志,血液凝结,生命剥离 。在心脏超声图像上,血液是黑色的,血液如果瘀滞 ,会出现白色的云雾状回声。有很多心功能衰竭或者 心房颤动的病人,其心腔内瘀滞的血流呈云雾状涡流 。这些看得见的涡流若不加以控制,容易形成肉眼可 见的血栓。 心腔内血栓的形成是死神发出的索命状。 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血栓的形成是需要一定过 程的,我们医生是可以通过与之拉锯、相互博弈来争 取时间的。 但实际上,当死亡来临时,血液的凝结过程排山 倒海,势不可遏。 他好像小声呻吟了一下,左心室原本黑色的心腔 迅速反转为细腻的白色毛玻璃。继而,云雾状回声越 来越亮,越来越亮,渐渐地与心肌的回声融合在一起 。整个心腔内的血液凝结成一大块血栓。 抢救一刻也没耽误,从启动急救流程,到立即实 施胸外心脏按压,不到短短两分钟时间,肾上腺素就 已经通过他手臂上原有的盐水通路进入身体。但是, 一切都来不及了。 第三例,算是善终吧。 她年轻的时候生活在东北,嫁给插队落户的上海 知青,辛苦劳作了大半辈子。儿子非常争气,大学考 回上海,奋发图强,三十多岁就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 务所,把父母接到上海一起生活。 P2-4 成之前,胚胎心肌组织由心肌细胞和充斥其中的大小血窦组成,呈疏松的海绵状结构。海绵状的心肌组织里的血液四通八达。 在胚胎发育5~6周时,心室肌从外向内逐渐致密增厚,其中的血窦隐窝压缩成相互沟通的毛细血管,形成冠状动脉微循环系统,分别与最外面的冠状动脉吻合连接。也就是说,心脏一开始差不多是蓬松实心的一团东西,然后逐渐演变为密致、光滑、规整的空心结构。 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动物心脏都拥有完整的冠状动脉血管系统。两栖类,譬如蜥蜴,它们的心脏就没有冠状动脉,而是跟发育到一半的人类胚胎心脏差不多,心肌组织疏松呈蜂窝状,依靠其中大小不等的血窦空隙进行血液循环。 由于不学医的人对心血管的发育过程知之甚少,乍一听闻都难以置信。老黄也不例外,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看到邵秀云也露出惊愕的神情,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很多事情,得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从心脏胚胎的发育过程去观察,有两种看上去很复杂的心脏病就很容易理解了。 一种是心肌桥。因为心肌原本是一团发面(而且是加了很多奶酪的发面,当中存在很多空隙),然后再压缩成形,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开个小差出点小纰漏,把表面的冠状动脉包进去一点点,形成心肌桥。 另一种是相对罕见的心肌致密化不全。这种疾病多数有遗传背景,往往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栓塞前来就诊。心脏超声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他们的心室肌肉一部分呈疏松的不规则网状结构,受累的心肌运动能力明显减弱。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原因就是胚胎时期的心肌致密化的过程出现了障碍,一部分心肌没有压缩密实。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类新病种,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其归类为未定型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才将其归类为原发性心肌病中的遗传性心肌病之一。" \" 心血管疾病高发、复杂、凶险、善变,患者敞开心扉,才能给医生更细微的病情反馈;医生将心比心,只想给患者更适宜的诊疗方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程蕾蕾,跟您说句心里话,精准讲述大众天天问、常常错的心血管防治知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支架”和“搭桥”有什么区别?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生物瓣”和“机械瓣”怎么选择? 房颤、心律不齐、二尖瓣反流这些症状代表什么? 《说句心里话》科普心血管知识的同时,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从医二十多年的经历,作者如何跟患者休戚与共,与疾病寸土必争,还有那些陪伴在作者身边的同事跟家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