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草(中国植物人文小史)

文心雕草(中国植物人文小史)
作者: 马俊江|责编:牛炜征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7.46
折扣购买: 文心雕草(中国植物人文小史)
ISBN: 97875596500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文心雕草》 题解及其他 清代浙江人陈淏子写过一本园艺学名作,叫《花镜 》,鲁迅喜欢这本草木书,我也喜欢。陈淏子不仅文章 写得好,其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也让后世的读书人追怀 。《花镜·自序》开篇第一句写道:“余生无所好,惟 嗜书与花。”读书养花,别无他求,也真称得上被今人 说滥却依旧遥不可及的“诗意栖居”。 八年前,我从北方来到金华这座江南小城教书。教 书的人爱书没什么可说的,书中日月也没有南北差异。 但江南草木,却真让我这北人感到震撼。来到小城的第 一年,正逢江南多年不见的大雪。北方的雪曾震撼了金 华的诗人艾青,才有了名作《北方》和《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而江南大雪中,茶花盛开,白雪红花,真真 让我这北人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兴奋不已。南人习 以为常的草木,在北人看来,却处处是生命奇迹。古人 讲“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我这校园里的教书匠难以 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探究山川本源,但辨识草 木尚有可为。于是背上相机,流连大地草木,低头看草 抬头看树;回到书房,浸淫古今先贤草木书:从陆玑的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读 到周作人的《雨天的书》、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书 桌上下,药书、农书、园艺书、草木典、群芳谱、桐谱 梅谱、笔记杂录、大书小书皆草木葱茏,草木光阴,生 命温润而热情,一晃就是八年。 2017年,将一些零碎的草木文字结集,出了本日历 小书,名叫《草木纪历》。“纪历”两个字取自诗人卞 之琳的诗集《雕虫纪历》,诗人用诗歌纪念生命所历, 我则用草木纪念自己经历的生命种种。虽然白话文的祖 师爷胡适先生反对用典,但我还是喜欢用这种方式向文 化先贤致敬。也因此,《金华日报》的章果果女史约我 写点草木文字的时候,我说古人“文心雕龙”,我且“ 文心雕草”。名目源自古人,但我自有我的说法。 “雕龙”为大道,“雕虫”是小技,我不问大和小 ,也不问龙与虫,只管“雕草”。我说的“草”不是“ 现代科学”分类中草本植物的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草:前者的“草”只指草本植物,后者的“草” 可以指一切植物。古人说本草,今人说草药,都不是单 单指草。鲁迅的“百草园”里不仅有草,还有“高大的 皂荚树”。可巧,写这篇开场白的时候,收到四川朋友 寄来的竹叶青茶。茶当然采自南方的茶树,但茶字是个 “草字头”。这样带“草字头”的树还有不少,因为在 造字的古人那里,天下植物,可以一言蔽之曰“草”。 至于沿用“雕”,是因为雕龙也好,雕虫也罢,都是一 个精雕细琢,其精神是认真。我说雕草,也是希望能学 习先贤,认真面对一棵草,认真去写一棵树。 草木世界大,进入方式也有诸多不同:医家看药用 ,美食家看食用,装修居室的人买几盆做装饰之用,也 关心是否有吸甲醛之用。有用无用,我无所用心,只欣 赏草木之美。一个“美”字说来写来都简单,但真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