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长江文明之旅

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长江文明之旅
作者: 编者:顾久幸|总主编:刘玉堂//王玉德
出版社: 长江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90
折扣购买: 长江流域的婚丧礼俗/长江文明之旅
ISBN: 97875492365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彝族 西南地区还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他们是 由一些古老的民族或民族分支组合而成,他们的婚恋 习俗在长期的岁月中,形成了一些颇具地域特色的传 统习俗。其中居住在四川和云南交界处的彝族,他们 的始祖是古代居住在北方的氐羌部落和西南地区的土 著民族融合而成。因此在他们的婚恋习俗中既有西北 部羌人男女婚姻不自由的痕迹,又有西南少数民族自 由开放的遗风。即男女青年尽可以自由的恋爱,但到 谈婚论嫁时,却还得由父母作主,外加上媒人的说亲 ,两种风俗互相混合。 彝族青年男女自由交往选择在传统的节日、大型 的集会或者专门的社交场合中进行。彝族民间最盛大 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这是青年男女寻觅伴侣互诉衷 肠的大好时机。在每年农历六月,农民们把火炬绑在 竹杆上照天,祈求来年好收成。青年男女则手持火把 到各家游戏一番后,就到山野中欢聚,举行篝火晚会 ,小伙子和姑娘们在这些活动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云南禄丰地区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每年的“三 一花会”。在漫山的马樱花盛开之时,周围几十里地 的男女青年一大早就来到花山梁子唱歌跳舞,直到太 阳落山。情意相投的男女青年就成双成对的躲进密林 中拨动口弦,倾诉爱慕之情。 除了这些节日和集会的机会外,彝族还有一些专 门为青年男女交往举行的活动,其中跳月、玩场和歌 场是主要的方式。彝族青年常跳的舞叫“阿细跳月” ,由男子一边弹着大小三弦,月琴,吹着笛子伴奏, 一边与女子对舞,主要动作是拍掌、跳转。这种舞蹈 步伐刚健,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充满着热烈欢快的 气氛。 “歌场”是云贵一带流行的一种通过对歌来互相 了解的交往形式。在农闲时节,常常是小伙子们一群 群地弹着四弦琴,吹着笛子,拉着二胡等乐器,向村 外花草繁盛,树木葱郁的地方走去。而姑娘们听到歌 声,就会带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花线带和美味佳肴,身 背尖底背篓,一路欢声笑语地抄小路去追赶小伙子们 。当快要接近他们时,姑娘们就在花草丛中藏起来, 只把背篓放在显眼的地方。小伙子们看到背篓便“哟 ”地一声长啸,蜂拥而上去抢那些背篓。姑娘们若看 到背篓被意中人抢去,假意争夺一番便罢手。如果是 没有缘分的男女,抢夺一番后,就会自动放手。一阵 嬉闹后,小伙子和姑娘们围成一个圆圈,欢快地起舞 。一直跳到夜色降临,有情者便悄悄离开人群躲到大 树下或草丛中,姑娘开始试着为小伙子装烟筒,称之 为“吃火草烟”。小伙子如果接过了烟筒,就表示同 意对歌,姑娘边点烟边唱,小伙子答唱。如果双方唱 得情投意合,就开始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如果感情进 一步发展,还可以互相赠送礼物定情。到关系基本确 定以后,男方再托人去说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 以择吉日完婚。也有的青年在对歌时虽已情投意合, 但为慎重起见在歌场散了以后还要多方打听,直到第 二年或下一次集会上,再来歌场定亲。 白族西南地区文化比较发达的白族,与彝族同为 羌人的后裔。它的婚恋习俗受到汉族封建文化的影响 比较多,在制度上推行一夫一妻制和父母包办婚姻, 还提倡女子三从四德和为丈夫守节等。但在民间风俗 中,本民族的传统仍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婚 姻不能自主,白族男女青年的自由恋爱却照样进行。 白族青年有自由寻求爱情的合法场所。农历七月 至九月举行的“石宝山会”,既是宗教节日,又是男 女青年谈情说爱的正当场合。每到一年的这一天,各 地区的白族群众都要聚会于宝石山,举行祭祀活动。 青年男女则聚会到一起,举行以白族情歌为主的对歌 会。有时对歌的男女双方旗鼓相当,往往要连唱几天 。在对歌中,男女青年加深了了解,会使一些原来素 不相识的青年成为知心的伴侣。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白族人民还有另一个盛大的 民间节日,叫做“绕三灵”,这也是青年们寻求爱情 的大型节日。“绕三灵”又叫“绕山林”、“绕桑林 ”等,是农闲时的一种春游活动,也是栽种水稻前的 祈祷仪式。这一活动相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节日 持续三天时间。在这期间,身着盛装的人们手执霸王 鞭和八角鼓会于城隍庙,一路上载歌载舞,开始各种 活动。晚上的时候,男女青年们便会隐藏到树丛中, 互相对歌,寻找知音,一直唱到黎明到来。有一首白 族民歌对“绕三灵”盛会是这样唱的:“四月里来绕 三灵,一绕绕到大理城,绕到东门唱一调,绕到西门 停一停。绕到桥旁歇一歇,绕到喜洲谈谈情。绕到庙 头才住下,一夜唱到大天明。”这首民歌把绕三灵会 的大致内容都概括了。 白族人民中最著名的民间娱乐节日是蝴蝶会。每 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大理地区苍山云弄峰下,数 也数不清的彩蝶纷纷到这里来聚会,五彩纷呈,形成 一大奇观。这时各地方的人都拥到这里来观赏奇景, 同时也成了年青人聚会唱歌定情的好时机。电影《五 朵金花》中的金花和男青年阿鹏就是在三月街的一次 相逢后,到蝴蝶泉来相会进而相约的。他们以对歌的 方式进行基本的了解,然后双方约定明年再相会蝴蝶 泉边。“山盟海誓先莫讲,相会在明年。”这部电影 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了白族人民的恋爱风俗。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