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飘带

红飘带
作者: 张锡杰|责编:梁茵//林斯澄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红飘带
ISBN: 9787218155340

作者简介

张锡杰,1946年出生,河北枣强人,法学硕士,研究员。做过20年新闻工作,此后在中南海红墙里先后工作了20多年。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调研室副主任,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中直机关党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政治论文集《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前进——亲历这十三年》,科技论文集《迈向科技大发展的新世纪》,人物通讯集《感悟人物通讯:采写经验50谈》,纪实文集《遗孤残妇大寻亲》和《走进母亲河——黄河上游水电明珠行旅游指南》(与崔纪敏合著)等。此外,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吴庚振教授和杨秀国教授对他的人物通讯进行选编,辑成了《十年浪花集——张锡杰人物通讯选评》,河北教育学院原副院长刘绍本教授对他的论说文进行选编,辑成了《上下求索集——张锡杰论说文选评》,两部著作均对其作晶进行了精当的点评。这部《红枫集》辑录的是作者多年散文随笔的精品。

内容简介

“红井”的感悟 记得是在小学的语文课 本上,首次读到《吃水不忘 挖井人》一文。故事的梗概 是:江西瑞金城外有个村子 叫沙洲坝,毛主席在苏区领 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 吃水要到很远的水塘去挑。 路远不说,塘水还不卫生。 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挖了一口井。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沙洲坝人民在井 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 想念毛主席。” 孩子的梦想如同万花筒 那般五彩缤纷。当时我想: 什么时候咱也能喝喝那清澈 甘甜的“红井”水?尽管那时 我还不晓得瑞金在哪里。 没想到60年后,儿时的 梦想变成了现实。2012年5 月31日,我有幸来到享有“ 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盛 誉的革命圣地瑞金调研。我 们瞻仰了叶坪“一苏大会”会 址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旧址,怀着无比崇 敬的心情向红军烈士纪念塔 敬献了花篮。红军烈士纪念 塔建于1933年,塔高13米 ,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 弹型,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 石块,象征着它由无数革命 烈士凝结而成。随后,我们 还专程赴沙洲坝,瞻仰了驰 名中外的“红井”。它是当年 毛泽东和苏区干部关心群众 生活,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 谋利益的历史见证。 当年的沙洲坝是个干旱 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溉 农田,而且连群众喝水也非 常困难。当地流传着一首民 谣:“沙洲坝,沙洲坝,没 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 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 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政府从叶坪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