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父母这样与孩子沟通

聪明父母这样与孩子沟通
作者: 邓琼芳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聪明父母这样与孩子沟通
ISBN: 97875064442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例如,很多父母在孩子“闯祸”之后,往往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 对孩子进行了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但在事后,又觉得很后悔。 在这时,倘若父母能勇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补救自己的“ 过失”,则能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 卡哈被称为是“西班牙王国上空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他的成长 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小时候的卡哈十分调皮,当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 识造了个“真”的大炮时,没想到,一发射就把邻居家的小孩给打伤了, 后来被罚款和拘留。当他从拘留所出来后,身为外科医生,通过刻苦自修 当上了萨拉大学应用解剖学教授的父亲,把卡哈这个“顽童”着实训斥了 一顿,并责令他停止学业,学补鞋子。后来,父亲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处罚 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于是,一年后 ,父亲上修鞋铺接回了卡哈,搂着孩子深情地说:“我做得不对,我向你 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就中断你的学业。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身 边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从此,卡哈潜心学习骨骼学,终于成为举世 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在我国,一些有识之士也同样勇于向孩子道歉。譬如,著名诗人、民 主战士闻一多,有一次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在外屋 的次子立雕看见了,他就挺身出来批评父亲不该打小妹,并且说:“你自 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怎么在家里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开 始一愣,静坐沉思少顷后,走到立雕面前,神情十分严肃认真地说:“我 错了,不该打小妹,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同样的 办法来对待你们。希望你们记住,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 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灵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 又如,南京一父亲在报上刊登了题为《给儿子的“道歉信”》的广告:“ 看了昨天你给我的信,对我震动很大,反省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来,性格 变得很暴躁,漠视了你的感受。在此,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给我一次机 会,让我们像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看到这封信,就给我打电话,好吗? 永远爱你、惦记你的父亲。”我们可以相信,当儿子看到父亲这封“道歉 信”后,儿子肯定会为父亲这种自责反省、愿与儿子平等对话的勇气所折 服。如此运用广告的形式向孩子道歉,虽不值得提倡,倒可谓情真意切! 可是,很多的家长却总是觉得,如果自己向孩子认错、道歉,会很失 面子,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家长如果学会向孩子“道歉”,对教育子 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过失、错误时,理当采取明 智之举,勇于向孩子“道歉”,这样,定会让孩子笑逐颜开! 作为父母应该要懂得,道歉并不仅仅是公共场所使用的外交辞令,在 自己家庭里也应是必不可少的言语习惯。如果父母因为误解孩子的言行而 指责孩子,后来明白原来不是那么回事的时候或是当父母不小心使孩子受 到伤害时候,都应该要向孩子道歉。 一个星期天的晚上,陶陶的妈妈刚刚做完家务活,就听到陶陶“我回 来了”的叫声,妈妈抬头看了一下钟,怎么才七点钟,于是好奇地问道: “陶陶,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呀?不是说学校要排练到九点钟吗?” “哦,我忘了带台词本。”陶陶满不在乎地说着,还边说边往自己的 房间走。 妈妈紧迫不舍地问:“那别的同学呢?” “都还留在学校练呀!”陶陶不紧不慢地说。 看到陶陶如此不在意自己的排练,妈妈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来了,她 生气地说道:“开始也是你自己愿意参加班里组织的国庆节文艺演出的, 现在又不好好练,我觉得你应该现在带上台词赶到学校,起码还可以练个 把小时。” 本来陶陶还想再说点什么,可一看到妈妈那生气的样子,还是默默地 走到房间带上台词出门了。 此时,天色突然阴暗下来,妈妈提醒说:“带雨衣去吧,好像要下雨 了。”陶陶奔回自己的房间又跑出来说:“找不着雨衣,不带了。”说完 就去推自行车准备走。妈妈又说:“那也要带一把伞,算了吧,你今天就 不要去了。”妈妈听见没人回答,到户外看时,雨开始下了,陶陶头也不 回地走了。妈妈不得不拿着雨伞去追。雨越下越大,妈妈身上全部被雨淋 透了,追了一阵,看见陶陶在桥下避雨,早已成了落汤鸡。妈妈看到陶陶 这副模样又心疼又气愤地大声说:“你就这样和我赌气是吧?赶快跟我回 去。” 回到家之后,母子俩各自擦着头发各自换衣服去了。妈妈一边换衣服 一边想:孩子只是排练提前回了家,真的犯了那么大的错吗?我有必要对 他发那么大的火吗?孩子要不是生气,也不会跟我赌气,冒雨去学校。衣 服换完之后,妈妈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她来到陶陶房间,可却发现 他不在屋,于是又去推浴室门,看见陶陶正坐在地上低声抽泣。妈妈走进 去,蹲下来搂搂儿子,轻轻对他说:“刚才可能是妈妈不对,不该发火, 妈妈向你道歉。”听妈这么一说,陶陶的泪水像决了堤的洪水似的,一串 串流了下来,妈妈静静地等他哭够了说:“你先洗澡,洗完了再告诉妈妈 是怎么回事。” 没过多长时间,陶陶从浴室里走出来了,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洗 好了!” 妈妈听他的声音,再看他的表情,知道孩子得到了宣泄,心情已放松 了。于是说:“过来,跟妈妈说说为什么跟我赌气,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吗 ?”陶陶说:“我的那个搭档因生病没有来,我演的那段节目是两个人合 演的,少了一个就没有排练的意义,所以老师说,我可以看看台词,也可 以提前回家,我正好忘了带台词本,就先回来了。”妈妈听后对陶陶说: “陶陶,妈妈真对不起你,没了解情况乱发火,你能原谅妈妈吧?”陶陶 说:“我也不对,没有一开始就对你说清楚,也许说清楚了你就不会发火 了。我也不该跟你赌气,冒雨跑出去,害得您把衣服全淋湿了,我也应该 向妈妈道歉。” 当孩子的什么言行惹怒父母时,一些父母可能会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 ,而会对孩子进行不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父母发现自己确实有 错时往往感到后悔,这时父母应该勇于真诚地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行动 补救过失,取得孩子的谅解和信任,这对引导孩子更好地走自己的路是有 百利而无一害的。 现在许多家长认为在家里不需要道歉,觉得这样反而生疏。殊不知, 如果父母没有道歉观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亲子关系真正意义上的生疏。 一天,刚刚逛完商场的母亲一打开防盗门就听到“砰”的一声,她急 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跑到客厅里一看,7岁的儿子正在捡地上的碎玻璃,家 里那套日式茶具里的一只杯子碎在地上。母亲十分生气,“你在干什么? ”她对着儿子大吼大叫。儿子的眼里满含泪水。“哭什么哭!一个男孩子 ,动不动就哭!”外面的天气很热,母亲的心也格外烦躁。“妈妈,我想 倒水给你喝。”孩子抽噎着说。母亲的火气一下子消了。她把碎玻璃收拾 干净,和儿子坐在沙发上。儿子说,外面天气很热,他从阳台上远远地看 到母亲走过来,想为妈妈倒一杯冰果汁,可是自己的个子太矮,没有拿到 饮料还摔了杯子。(P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