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3.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末代国舅润麒/末代皇族纪实系列
ISBN: 9787020088188
贾英华,溥仪研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多年来采访数百人,搜集末代皇帝、末代太监及晚清人物史料数千万字。其中一些晚清珍贵照片和史料为国内外罕见;并制作晚清以来人物录音数百小时及珍贵文献纪录片。代表作:《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末代皇弟溥杰传》《末代太监孙耀庭传》《末代皇帝立嗣纪实》《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等,受到国内外数百家权威媒体关注评介。曾为末代皇帝溥仪题写墓志,为末代太监孙耀庭撰题碑文。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首届名人名作展》《当代名家书画展》等。
炎炎夏日,京城内外暴雨如注。 雷鸣电闪之中,在鼓楼大街路东的帽儿胡同,似离弦之箭冲出一匹高 头大 马,骑在马背上的太监脸上透出焦急的神情。原来,帽儿胡同的荣公宅内 ,夫 人即将临盆,荣公爷派人火速去请西医大夫前来接生。 冒着倾盆大雨,一名德国医生走进荣公宅门。渐渐,暴雨转疏,淅淅 沥沥 的雨滴,轻轻洒落在荣公宅隆起的黄琉璃房脊上。或许,郭布罗·润麒从 睁开 人世的第一眼,便隔窗望见了潇潇不歇的雨帘,这仿佛编织成了他的祖上 从东 北之隅一路走来的斑斑脚印…… 无疑,他是达斡尔族的子嗣,而 郭布罗氏是达斡尔族不可忽视的支 脉。这一氏族,与其他达斡尔族姓氏 无异,无不以当地一条著名河流—— 郭布罗河而命名。似乎,他注定与水 结缘,虽未出生于郭布罗河畔,却悄 然降生在京城雷鸣电闪的暴雨之中。 这是一九一二年七月八日,阴历 五月二十四日。 他的祖上,显然是一个传统的世 族家庭,称得上声名显赫,有史可查 的是高祖阿拉吉普,虽仅官至副都 统,却是闻名遐迩的一代骁勇战将。 他的曾祖父长顺,同样一生战功卓 著,二十多岁便晋升都统,作为乌里亚苏台将军镇守北疆——不仅是威名 远震 的吉林将军,更是朝中一品重臣,堪称历经咸丰、同治和光绪的三朝元老 。及 至逝世,长顺被朝廷追封为“太子少保”,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长顺一生 的贡 献绝非仅仅殊死搏杀疆场,据说还曾在光绪二年(1876)与沙俄交涉之际, 攀 岩斩棘,寻到乾隆御笔亲书的中俄界碑,在清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记载。 润麒的祖父锡林布却与曾祖截然不同,一生不仅未经宦海浮沉,连“ 抛头 露面”都少之又少,大半生僻居吉林一隅,在家中赋闲。后因曾祖父在疆 场屡 建奇勋,举家蒙获恩准,才从吉林迁往北京。不过,最初居住的并非后来 荣宅 那样的尖脊屋顶,而是圆脊。老北京无人不晓,这是民宅的显著特征,而 非王 公府第。 据考,其家族属满洲正白旗,原籍系黑龙江讷河县龙河乡满乃屯,及 至迁 徙通辽,才在吉林设置祠堂,又在京城帽儿胡同置办了一幢宽绰的宅院。 润麒 从没见过祖父和祖母,长大后,其父荣源才断断续续讲述起祖辈的轶事。 润麒的生母仲馨是续弦,是他父亲荣源在前妻——定慎郡王溥煦长子 毓长的次女爱新觉罗·恒香生下婉容因患产褥热过世后,才迎娶来的。 遗憾的是,他的父亲荣源年轻时屡屡胡作非为,以纨绔子弟而闻名京 城。 而他的曾祖父不仅治军有方,对后辈管教也极为严厉。据说,荣源一次私 自溜 出去寻欢作乐,竟然昏头昏脑私闯民宅,调戏民女,被拿获后押送回府。 按照 老规矩,这种劣迹非砍头不可,临刑前,全家人拼死拦阻,院里一群下人 长跪不 起,乞求恩准赦免,终于侥幸获得赦令。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万般无奈,曾祖父只得对孙子“削发代首 ”,以示 惩戒。无疑,这成了家族史上的一桩耻辱。虽说丢了头发,好在保住了脑 袋, 打那儿起,荣源开始收敛劣迹,再也不敢随便外出恣意妄为。数年后,润 麒的 外祖母当面唤来他,神情沉重地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然后,严峻地告 诫年 幼的外孙:“记住,你的父亲在相亲时,头发还是蓄接的假辫子呢!”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