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原理
作者: 王竹毅 刘帅奇 庞姣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9.04
折扣购买: 移动通信原理
ISBN: 9787576323375

作者简介

王竹毅 199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兵器工业209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所,从事微弱信号检测的研究,并参与雷达系统视频跟踪器和光学模式识别系统等型号项目和预研项目的研究。2004年任职于河北大学,主要承担移动通信、数字图像处理和单片机等课程的讲授。长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5G算法仿真、面向复杂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等教育部产学研项目,指导学生参加通信技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参赛选手多人获国家一等奖。 刘帅奇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为河北大学教授、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多维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小波分析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基金3项、省基金3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项目10余项。已发表和录用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70篇SCI检索期刊论文。出版图书3部,参与出版图书2部。 庞姣 2010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有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信道编译码和交换技术等。近年先后参与各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编写教材1部。 赵淑欢 毕业于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讲师、通信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稀疏表示、人脸识别和图像处理与分析。参与国家基金1项、省基金2项。主持河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包括7篇SCI检索论文。2017年获ACM秦皇岛优秀博士论文奖。 李飞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和新型多载波技术,主要涉及GFDM和FBMC的干扰消除、接收机检测与低复杂度实现等。 王玉江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获硕士学历。河北省发改委企业专家库成员、河北省智慧城市智库专家成员。主要从事通信、5G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荣获省内外多项教学成果奖。

内容简介

1. 详解从原理到实践的设计思路。从简单的无线通信系统入手,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与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等选修课程形成自然过渡,帮助读者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脉络。 2. 建立移动通信系统观思想,帮助初学者真正从零开始,轻松、稳步、深入地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再逐步学习其相关的核心技术。 3. 既是一本面向高校师生的教材,又是一本适合自学的参考读物,在保证内容完整性和理论严谨性的同时,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由浅入深地阐述知识点。 4. 舍弃传统教材中的大量公式和计算内容,聚焦原理剖析,让教师的授课更加有的放矢,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 5. 提供高品质教学PPT,既可方便教师教学时使用,也可方便学生梳理知识时使用 6. 在每章的最后都提供多道思考题、简述题和问答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