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后革命年代的童年
ISBN: 9787550012332
李晓君,1972年6月生。本名李小军,江西莲花人。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第五、六届副主席,现供职于江西省文联。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散文》《十月》《钟山》《天涯》《大家》等,逾二百万字。已出版散文集《江南未雪——1990年代一个南方乡镇的日常生活》《时光镜像》《梅花南北路》《昼与夜的边缘》《寻梦婺源》《暮色春秋》等。
梦,和另一个梦 有一日午睡时,我梦见回到了上街的老宅,看到 邻居老陈—一个卡车司机同时是我的养父(我出生时 ,按民间的说法要“躲母”三日,便认老陈夫妇作养 父母),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他脸上遍布那个年代的 雾气。他吐掉嘴里的“大前门”,用缠着胶布的粗笨 手指按了按喇叭。我茫然地抬起头来,用无辜的眼睛 望着白花花的阳光,我的脸有一边已经红肿了,那是 噩梦烙下的印痕。我看着桌面,上面只有木头的纹理 、几块木板拼凑形成的缝隙,一只苍蝇正挣扎着从里 面翻身。窗子外面,喇叭里正在播放高亢的乐曲。 白杨树在孤寂而疯狂的年代里静静生长,有的被 锯断了,留下一个个树墩子。有几次,我和母亲走在 公路上—天知道我们走了多远的路,我们在树墩子上 坐下来休憩。那时候母亲依然年轻,她握着我的手— 她的手还是那么白皙细腻,一点不像现在皲裂苍黄。 母亲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像是生怕我会飞走似的。这 一对母子,坐在公路旁,眼睛毫无内容地望着前方的 田野、村庄和天空。旧公路一直延伸着,看不见它的 尽头。公路没有浇黝黑的沥青,白亮的碎石和沙砾铺 在上面,疾驰的卡车经过时,不时溅起一些石子。飞 起的石子速度惊人,它们“噗噗”地射到旁边的田野 里。 我仿佛睡着了。一只蜘蛛在我头上徒劳地奔忙着 —它的乐此不疲,激起一个孩子莫名的恼怒,他随手 捞起一件物什,将蜘蛛连同它的网从半空中挥扫下来 ,再狠狠地踩上一脚。在这“扑哧”的声音里,仿佛 听见另一个声音:“命运”。我望着天上的云翳,以 及它们下面移动的暗影—影子在大地上匀速移动,事 物在暗影里呈现出一种辽阔的悲怆感。 离县城不远有座玉壶山。灰黄的山冈像是一个怪 物—它背阴的一面,被人为炸出一片嶙峋的口子,人 们不断地从里面掏出矿石,直到有一天将它完整地雕 塑成一个镂空的建筑。山坡上有一个寺庙,佛像已被 推倒,看庙的人已不知所终。曾经,我爬上山,在寺 庙的石柱和祭坛上攀缘,看见细长的公路连着棋盘般 的县城。我和同伴站在山冈的寺庙旁,就像古人才能 体会到的那样,感悟到一种超度人世的平静。我们将 手拢在嘴边,朝着山下大声叫喊。我们听见自己的声 音,像片片飞絮飘浮在空中。我们沉迷于这幼稚的把 戏,但除了空洞的山冈,没有谁会听见我们的胡乱呼 喊。 我老是做梦,梦里有一个院子,我相信从来没有 去过。但现在它出现在我面前,带着一种我仿佛在其 中生活多年的气味。院子里,梧桐树叶腐败不堪,锈 铁丝上垂挂着冰冷的冬雨,抹着石灰的砖墙已经发黄 ,爬满了水渍和霉斑。整个院落空无一人,但走廊里 的白炽灯却亮着,木板楼梯上响着仿佛刚刚离去的脚 步声,糊在书桌前的报纸,上面留着十几二十年前一 个年轻人的指纹—他糊上报纸以后,转过身来,心满 意足地将房间打量,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枝叶横陈的法国梧桐,树叶掉了一半,堆积在水 洼里,剩下的一半挂在枝头,抖瑟着,摇晃着,枝杈 间布满了铁灰色的寒气。屋檐上的水落在台阶上,转 而流到下面的水沟里去。院子靠近洗手间的地方,挂 着一件白色背心。 我充满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像走进一个不存在的 时空中。一切都是静止的、脆弱的,只要轻轻一推就 会“哗啦”地倒塌下来。我仿佛感觉到某个神秘的女 人在此生活多年。当我这样想的时候,脑子很快浮现 出我的老师来—语文老师是个漂亮的少妇,穿质地很 好的裙子,扎一条不长的辫子,说话软绵绵的。她的 先生是个穿白西装、打领带的英俊男人—这样的装束 ,在那个年代是多么令人惊奇啊!仿佛一个小学老师 那样的女人,在这个院子生活多年,这个院子安安静 静的,女老师也是安安静静的,但我又觉得她的内心 是五彩斑斓的。她有一颗热忱而不安宁的心。 我仿佛又睡过去了,在梦中,我看到不知在哪本 画报上看过的照片:一个陌生的广场,有着无与伦比 的雕像,马的头部嘶昂、前蹄腾空,手拿盾牌的武士 眼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喷泉后面是哥特式建筑的 尖顶,阳光照在青铜马头……而我是在哪里?我从午 睡中抬起头来—我仿佛有着永远睡不完的觉,永远, 我要从巨大的甜蜜和空虚中抬起头来,梦中的奔跑戛 然而止。我永远坐在黄昏莫名的寂静中,听见飓风响 彻荒原……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