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力量/红色基因传承系列丛书

精神的力量/红色基因传承系列丛书
作者: 编者:苏进//冷海卿//潘春勇//周作福
出版社: 济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精神的力量/红色基因传承系列丛书
ISBN: 97875488395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红船精神”是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 党人的早期探索而逐步形成的。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 纪元。这场革命和它引起的世界革命高潮,对中国产生了 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国的进步人士从十月革命的胜利看到 了中国的新出路,于是他们由向西方学习转向研究和宣传 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 观来观察中国的问题,使得1915年开始发展起来的新文化 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 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 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仅 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内,全国就出现了400多种刊物。在各 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 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与此同时,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相继建立 。1920年3月,李大钊秘密组织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说研究会”,团结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 俄国革命,并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实际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在上海组织马 克思主义研究会,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 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文译本相继问 世。同年12月,李大钊又在北大发起并组织“社会主义研 究会”,编译社会主义丛书,举办各种演讲活动。毛泽东 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并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周恩 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恽代英、林育英在武汉组 织了“利群书社”,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成立“励新书 社”,都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作用 。 经过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知识分 子,开始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工人 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参加罢工的 工人有五六万人,1921年则达到十三多万人。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中国先进 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伟大力量。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学习和宣传马 克思主义并深人工人群众的过程中,在参加反帝反军阀的 实际斗争中,不断地砥砺自己,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马 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 定了基础,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和 干部条件。接下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是水到渠成 的事情了。 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是李大钊和陈独 秀。1920年10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在北京商讨成立中国 共产党的问题,并相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筹建活动, 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1年7月23日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国内 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参加会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