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5.80
折扣价: 29.77
折扣购买: 好好告别:世界葬礼观察手记
ISBN: 9787505753105
8月的一个午后,我收到 一封期待许久的来信: 凯特琳: 我们社区重要的一员劳 拉今旱离开了我们。她有心 脏病史,刚刚过完75岁生日 。不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 但欢迎你加入我们。 史蒂芬妮 劳拉的死完全出人意料 。周日傍晚,她还在当地的 音乐节上纵情起舞,周一一 早就被发现倒在厨房的地板 上没有了呼吸。火化仪式定 在周四上午举行,届时她的 家人都会出席,我也会在场 。 火化安排在早上7点,正 是破晓时分。6点30分,前 来哀悼的人们陆续进场。劳 拉的儿子把卡车停在门口, 车上载着身穿亮红色寿衣的 劳拉的遗体。据说,劳拉的 爱马贝贝也会出现在葬礼上 ,但她的家人担心人群和火 焰会吓到贝贝,于是在最后 一刻取消了这个安排。客人 纷纷收到通知:“这匹马将 不会参加葬礼,我们对此深 表遗憾。” 劳拉的家人用布制的担 架抬着劳拉穿过一片黑眼花 ,来到火葬用的火化台旁。 一记嘹亮的锣声响彻天空。 我沿着停车场旁的沙石小路 向前走,一名笑容满面的志 愿者递给我一捆新鲜的杜松 枝。 劳拉平躺在一块金属炉 箅上,左侧和右侧各有一面 光滑的白色水泥壁,上方则 是一望无际的科罗拉多苍穹 。我在这里见过两次空空如 也的火化台,但这一次,遗 体的出现令我理智、清晰地 认识到这种仪式的目的。凭 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 来,把手中的杜松枝放到劳 拉身上。作为唯一不认识劳 拉的人,我有些犹豫——我 管这个叫葬礼尴尬症。但我 既不能一直把杜松枝拿在手 里(太明显了),又不能放进 背包(太没品了),于是我只 好上前把枝条放在遗体上。 接下来,劳拉的家人(包 括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用 矮松木的松枝和云杉原木把 柴堆围起来。这两种木材越 烧密度越高,所以通常是火 化的首选。劳拉的伴侣和她 已经成年的儿子手持火把站 在角落里。随着信号出现, 他们一起走向劳拉,将柴堆 点燃。此时,太阳刚好从地 平线上升起。 当火焰开始吞噬劳拉的 身体时,白色的浓烟像小型 旋风似的旋转上升,然后逐 渐消失在清晨的天空中。火 化的味道让我想起爱德华· 阿比作品中的一段描述: 火焰。在我看来,杜松 枝燃烧时发出的香味是世界 上最甜美的,我怀疑但丁笔 下的天堂都没有能与此媲美 的熏香。就像雨后灌木丛的 味道,只需闻一下,就能引 发魔法般的通感:那是美妙 的音乐,那是美国西部的广 袤、光明、澄澈和神秘。希 望火焰永远燃烧下去。 几分钟之后,螺旋状的 浓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 的是明亮的红色火焰。火焰 攒足了能量,足足蹿到6英 尺高。参加葬礼的一共有 130人,他们全围绕在火化 台旁,无声地看着眼前的一 切。唯一的声响来自树枝断 裂时的“噼啪”声,仿佛劳拉 的每一段记忆都随着声响飘 散在晨空中。 在科罗拉多州的克雷斯 通进行的这种火葬仪式已有 上万年的历史。古希腊人、 古罗马人及印度教徒,都因 使用最朴实的秘术——火— —来消除肉体和净化灵魂而 闻名于世。但火葬本身还可 以追溯到更古老的时期。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