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作者: 塞尔玛·弗雷伯格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46.90
折扣价: 30.96
折扣购买: 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
ISBN: 9787213065897

作者简介

塞尔玛·弗雷伯格,美国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精神卫生治疗领域创始人之一,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 美国加州大学附属旧金山总医院亲子项目负责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曾为患有情绪障碍的儿童创立多个儿童发展项目。 出版了多部专著,并在众多顶级学术期刊和知名媒体上发表多篇文章。

内容简介

父母的职责 在孩子尚未形成应对危险的能力之前,在很长一 段时间内,他需要依靠父母来满足需要、缓解压力、 预知危险和摆脱烦恼。对于婴幼儿而言,父母不仅非 常强大,能看透自己隐秘的愿望,还能满足自己最深 层次的渴望。 我们无法回忆起生命中的这段时光,如果试图重 温童年,只能在童话故事里找到类似的感觉。童话故 事里那些呼之即来并且能变出满桌美味佳肴的小精灵 ,那些让美梦成真的仙女,把孩子送到远方的魔兽, 战胜所有敌人的狮子随从,掌握着他人命运的国王和 王后,这些内容让我们能通过想象重回婴幼儿的世界 。 我们知道,婴幼儿需要觉得自己可以依靠这些强 大的力量来缓解压力和减轻恐惧。孩子日后承受压力 和主动处理焦虑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 。由于婴儿期的孩子完全缺乏自理能力,因此我们几 乎不会对他提任何要求,而会尽量缓解他的压力并满 足他的全部需要。渐渐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自己 形成了一些处理日益复杂的情形的办法,父母也逐渐 不再充当保护者的角色,不再让孩子成为远离危险的 绝缘体。但是,即便是最独立的孩子,在遇到不寻常 的压力时仍然会寻求父母的保护;即便是那些没有父 母保护也能克服日常压力的孩子,在他的心中依然有 一个能让自己安心的、强大有力的父母形象:“如果 小偷进了我们家,爸爸会把他干掉。”在童年早期, 父母的保护极为重要,只要有父母在身边,即便是面 对异乎寻常的危险,孩子也不会产生急性焦虑(acute anxiety)。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那些与父母 待在一起没有撤离的孩子,即使在德军轰炸期间,也 比那些被撤离到保护区但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更能忍受 焦虑。 不过,即便是最有爱心和最具奉献精神的父母, 很快也会发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好心的仙女一下子就 会变成巫婆,友善的狮子会变成凶猛的野兽,仁慈的 国王会变成一个怪物,而且经常会有来路不明的邪恶 生灵闯入童年的天堂。要想从孩子内心世界的这些暗 夜之灵中,辨认出他们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并不容易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幻想世界中把我们视为好心的仙 女、精灵或者是智慧的老国王时,不免会有受宠若惊 之感;但我们得知自己同样有可能被想象成巫婆、妖 怪或者怪物时,难免又会感到愤愤不平。毕竟,我们 从没有吃过或者威胁过要吃掉小男孩和小女孩,我们 既不配制魔药,在愤怒时也不会变得残忍,更不会因 为孩子的一点(或严重)错误,就用可怕的方法惩罚他 。事实上,公平地说,虽然没有魔杖,无法从瓶子或 者神灯中召唤精灵出来帮助孩子实现愿望,而且也不 戴皇冠,但我们也不太愿意讨论对父母形象的这些歪 曲。 那么,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所深爱的父母是怎 么变成怪物的呢?如果仔细观察婴幼儿的生活,就会 发现这种转变主要出现在这样的一些场合:不得不干 涉孩子的快乐的时候;打断孩子某次愉快的活动的时 候;拒绝满足孩子某个愿望的时候;以某种方式阻挠 了孩子的愿望或企图的时候。然后,在孩子愤怒之际 ,母亲就会变成世界上最糟糕、最邪恶和最卑鄙的母 亲。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从来不干涉孩子追逐快乐的 行为,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对他们想做的任何事都 不表示反对,我们可能永远也不必体验到孩子的这种 负面反应。但这样就无法养育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干预孩子的快乐,这不仅 仅是出于健康、安全、家庭需求等方面的现实考虑, 还因为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在生命之初,孩子就像一个追求快乐的小动物, 其早期人格围绕着他的欲望和身体需求形成。在养育 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孩子只追求快乐的目标加 以调整,使孩子的基本需求必须服从于道德和社会的 约束,孩子必须能做到延迟满足,甚至在某种情况下 要完全放弃某个愿望。 因此,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避免焦虑。即便我 们把女巫和食人魔赶出他们的睡前故事,并且为了避 免任何能想象到的危险而密切照料他的日常生活,孩 子仍然会从自己幼年生活的冲突中运用想象创造出怪 物。但如果孩子有办法自己克服恐惧,那么我们就没 必要因为孩子的生活中存在恐惧而惊慌。 孩子能对危险进行自我抵御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每个孩 子如何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对他们所遇到的事情做出反 应,并加以适应。我们猜测这种反应一部分是天生的 ,因为我们在育儿所的观察发现,即便是新生儿,对 突如其来的声音、任何强烈的刺激或者挫折,比如拿 走奶嘴,也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做出反应。但随着孩 子的成长、环境的变迁,以及更为高级和复杂的心理 过程的出现,这些与生俱来的倾向也会发生很大的改 变。 因此,不仅每个孩子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对危险 做出反应,而且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抵御危险和保护 自己。每个人生来就有从心理和生理上抵御危险以及 处理自身焦虑的能力。如果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及其 处理焦虑时的行为方式,就能支持他积极应对危险和 克服恐惧。 这意味着,随着孩子成长为一个更复杂的人,我 们不能依赖现行的方法和通用的原则帮助孩子适应环 境或克服恐惧,而必须考虑那些在孩子的人格中已经 在发挥作用的健康适应机制,如果我们想要达到自己 的目标,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机制。这就是为什么有 些家长在听了专家或朋友的建议之后,会说“这对我 的苏茜没用”。如果某种方法与某个孩子的个性不匹 配,就可能会出现这样情况:在这个孩子身上管用的 方法对另一个孩子不管用。P9-11 <p>著名亲子专家陈禾、儿童教育专家罗玲、童话作家粲然联袂推荐,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前会长贝里· 布雷泽尔顿倾情作序,《华盛顿时报》、《纽约时报书评》、Parents杂志给予盛赞。<br/>&nbsp; &nbsp; 塞尔玛弗雷伯格是美国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精神卫生治疗领域创始人之一,著名儿童精神分析专家,《魔法岁月》是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br/>&nbsp; &nbsp; 本书畅销美国50年,最初发表于1959年,深受读者欢迎,被誉为关于0~6岁儿童发展的书籍中最好的一本。它还被译成丹麦语、希伯来语、瑞典语、法语、挪威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日语,获得1959年美国儿童研究协会的年度图书大奖。<br/>&nbsp; &nbsp; 本书可以帮你了解0~6岁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放下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帮助孩子解决焦虑、排便、自律等问题。尤其是对如何管教孩子还存有疑虑的家长,这本书详细分析了对孩子进行管教的必要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