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朱自清文学精品选(现代文学精品集)
ISBN: 9787514360462
朱自清(1**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我是扬州人 有些国语教科书里选得有我的文章,注解里或说 我是浙江绍兴人,或说我是江苏江都人——就是扬州 人。有人疑心江苏江都人是错了,特地老远的写信托 人来问我。我说两个籍贯都不算错,但是若打官话, 我得算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是我的祖籍或原籍,我 从进小学就填的这个籍贯;直到现在,在学校里服务 快三十年了,还是报的这个籍贯。不过绍兴我只去过 两回,每回只住了**;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个 人会说绍兴话。 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东海就是海 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生在海州。四岁的时 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海州的 情形我全不记得了,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因为父 亲的扬州话里夹着不少海州口音。在邵伯住了差不多 两年,是住在万寿宫里。万寿宫的院子很大,很静; 门口就是运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里扔瓦片玩儿。 邵伯有个铁牛湾,那儿有一条铁牛镇压着。父亲的当 差常抱我去看它,骑它,抚摩它。镇里的情形我也差 不多忘记了。只记住在镇里一家人家的私塾里读过书 ,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叫江家振。我常到他家玩 儿,傍晚和他坐在他家荒园里一根横倒的枯树干上说 着话,依依不舍,不想回家。这是我**个好朋友, 可惜他未成年就死了;记得他瘦得很,也许是肺病罢 ?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先 祖父和先祖母。父亲曾到江西做过几年官,我和二弟 也曾去过江西一年;但是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我在 扬州读初等小学,没毕业;读高等小学,毕了业;读 中学,也毕了业。我的英文得力于高等小学里一位黄 先生,他已经过世了。还有陈春台先生,他现在是北 平**的数学教师。这两位先生讲解英文真清楚,启 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只恨我始终没有将英文学好,愧 对这两位老师。还有一位戴子秋先生,也早过世了, 我的国文是跟他老人家学着做通了的。那是辛亥革命 之后在他家夜塾里的时候。中学毕业,我是十八岁, 那年就考进了北京大学预科,从此就不常在扬州了。 就在十八岁那年冬天,父亲母亲给我在扬州完了 婚。内人武钟谦女士是杭州籍,其实也是在扬州长成 的。她从不曾去过杭州;后来同我去是**次。她后 来因为肺病死在扬州,我曾为她写过一篇《给亡妇》 。我和她结婚的时候,祖父已死了好几年了。结婚后 一年祖母也死了。他们两老都葬在扬州,我家于是有 祖茔在扬州了。后来亡妇也葬在这祖茔里。母亲在抗 战前两年过去,父亲在胜利前四个月过去,遗憾的是 我都不在扬州;他们也葬在那祖茔里。这中间叫我痛 心的是死了第二个女儿!她性情好,爱读书,做事负 责任,待朋友*好。已经成人了,不知什么病,** 半就完了!她也葬在祖茔里。我有九个孩子。除第二 个女儿外,还有一个男孩不到一岁就死在扬州;其余 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曾在扬州老家住过多少年。这个 老家直到今年夏初才解散了,但是还留着一位老年的 庶母在那里。 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 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 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算是在扬州长成 的,天然*该算是扬州人了。但是从前一直马马虎虎 的骑在墙上,并且自称浙江人的时候还多些,又为了 什么呢?(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