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诉讼实务十八讲

公司法诉讼实务十八讲
作者: 邵兴全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7.10
折扣购买: 公司法诉讼实务十八讲
ISBN: 9787301338346

作者简介

邵兴全,中豪(成都)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公司法则”公众号创始人。 先后就读于长江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律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及民商法博士后。从事法律工作 20 多年,执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从事企业法、土地制度研究。专业论文发表在《公司法评论》《宏观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股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等著作。 先后担任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党委、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同时,担任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法律及并购顾问,专注于公司法、股权投融资领域的非诉讼业务与争议解决。

内容简介

一本独具特色的公司法实务书(推荐序) 十年前,本书作者邵兴全博士跟随我做民商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不仅到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民二庭挂职锻炼,增加了对公司法及商法的实践经验,还积极参与我主持的课题研究,比如“黑名单制度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重大问题研究”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能积极提出问题并有效解决,尤其他对问题的归纳、整理能力,令我印象深刻。博士后出站后,他专注于股权及公司法实务的操作和研究。十年下来,取得了甚为显著的成绩。前些日子,他与我联系,告知其近期完成了关于公司法诉讼实务的著作,请我为该书作序。该书凝聚了他近十年来对公司法诉讼实务的思考与总结。作为他的导师,看到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能继续保持写作,甚为高兴,便欣然应允。 公司法,作为商事基本法,如何因应商事实践的需要,解决各种矛盾与纠纷,平衡各方利益,理论上的建构自必不可少。但公司法作为实践性极强的部门法,亦需要法官、律师等的积极参与,从而形成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公司纠纷的解决及公司法理论的创新。本书就是从实务角度,以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立的相关制度为基础,删繁就简,对公司诉讼的裁判规则进行了提炼、归纳与总结。 本书对内容与形式的安排别具一格,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内容上,本书不追求“大而全”,打破按公司纠纷案由进行编写的传统思路,按公司生命周期,对公司诉讼中普遍或前沿的问题,有所取舍,归纳、整理出18个专题进行撰写。每讲内容短小精悍,没有多余的套话、废话。 第二,形式上,每讲辅之以案例,对每部分内容加以强化或补充,尤其案例的编写,不但有常规的裁判要旨、基本案情等要素,更增加了法律关系图、实务要点等内容,令人一目了然。 第三,针对前沿、疑难,甚至尚有一定争议的问题,本书也进行了一定的回应。比如,关于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印章、对赌协议及股权让与担保等问题,本书设置了专题进行讲解。又如,对章程能否限制股权转让、股权变动的公示及股东能否查阅原始会计凭证等具体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书的上述特色使其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及可读性。当然,本书中诸如公司清算专题等尚显简要,没有展开。一些观点,也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有待探讨与商榷。但瑕不掩瑜,作为作者的导师,为其新书出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将本书推荐给读者,望其有效地助力于公司法律实务的开展。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赵旭东 二○二二年十一月一日 1.本书由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东教授作序推荐,凝聚作者近十年研习公司法理论及实践的经验。 2.针对前沿、疑难,甚至尚有一定争议的问题,本书也进行了一定的回应。 3.每个章节繁简有度,其他书籍、文章论述较多的,本书略写,对于重点或前沿的,本书详写;当遇到有争议的观点,作者给出了自己的选择与判断。 4.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知行合一”,作者精选了67个典型案例,用以强化或补充正文中的观点。 5.为便于案例阅读与理解,每个案例均按照“案例名称”“ 案例来源”“裁判要旨”“基本案情”“法律关系图”“裁判过程及理由”“实务要点”进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