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脑如玉(用暖评差评反抗带毒10万+)

守脑如玉(用暖评差评反抗带毒10万+)
作者: 曹林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守脑如玉(用暖评差评反抗带毒10万+)
ISBN: 9787517707981

作者简介

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江苏扬州人;多次获“中国新闻奖”,著有《时评写作斗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任多家报纸和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近年一直致力于新闻评论教学,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讲授新闻评论课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业界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此外,在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做过演讲,并给多个部委和地方政府做过荣介素养和舆论引导的培训,课程很受学员欢迎。

内容简介

这几天,“北大保安成群逆袭”的故事再次吸引 了公众的目光,让常被“阶层固化”焦虑所感染的人 们感受到了一丝暖意。张俊成曾是北京大学的一名保 安,因为好学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 1995年,他上演了“扫地僧”式传奇,通过成人高考 考上北大法律系(专科),如今是一所中等职校的校长 。据报道,过去20年,仅北大保安队先后就有500余 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还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当上 了大学老师。 这样的逆袭佳话在这个时代太珍贵了,让很多沉 浸于失败情绪中的人有了信心支撑。有人说,他们用 不屈的姿态消解了我们的“丧”——确实如此,在丧 文化、毒鸡汤和负能量弥漫的社交媒介语境中,在诸 如“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信这句话”“别灰 心,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如果 北大清华毕业都买不起房,还买学区房做啥”“有时 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么叫绝望”之类毒能量的消 解下,他们不屈服命运安排的奋斗姿态尤其可贵。他 们的命运改变,也许并不就能说明阶层没有固化,却 让人们看到了奋斗的意义,不要总抱怨环境,万一实 现了呢?如果真的愿意去努力,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 大器晚成。你不努力的话,别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 你的手在哪里。 我在北大教书,我的课堂上就出现过好几次北大 保安的身影,往往下了班就直接奔往教室,衣服都来 不及换。作为旁听生,他们比其他学生更认真和专注 ,更珍惜听课的机会,似乎努力想记下老师讲的每一 句有价值的话。北大学生也很尊重课堂上这些特殊的 旁听生,有时还一起讨论社会问题。看他们的故事, 在被他们的奋斗精神触动的同时,更看到了环境的重 要,他们有幸身处一个能让自己避免被丧文化毒鸡汤 所感染、避免在负能量中走向反智、从而保持着奋斗 信仰的环境,他们总能遇到一些为他们读书点灯的人 ,让他们成为知识和奋斗的崇拜者。 北大保安逆袭的故事中,那些为他们读书点灯的 人让我们充满敬意。 “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张俊成讲起触动他内心 的一次经历:有一次他在西门站岗,远远看见一个老 人骑车而来,临到门岗前时,老人下车,推车而行。 经过门岗,老人点头向他说:“你辛苦了。”这让他 受宠若惊,他问师傅:“对方是谁?为什么这么尊重 我们?”师傅告诉他,这位老人是北大校长。张俊成 还讲起北大西语系的张教授喜欢拉着他遛弯,在沿着 未名湖一圈一圈的散步过程中给他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讲黑格尔,并推荐一些书单。他还讲到,在教授们 的建议下他开始读书学习。当时保安队规定宿舍10点 熄灯,熄灯后他只能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看书。队长知 道后特批会议室可延长熄灯,他和几个爱看书的保安 从此可以光明正大地学习。 从那个推车经过时问候张俊成“你辛苦了”的北

1.“守脑如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媒体时代种种乱象的根源在“脑”的问题。媒体人的“脑”,即新闻本分、社会良知、价值底线。新媒体时代,“守脑如玉”是媒体人*起码,也是*难的一份坚守! 2.曹林新作主打的“暖评”“热评”“慢评”“差评”“专评”旗帜鲜明地展现出评论的五种态度。读者*次与情绪这么丰满、立体的曹林一起在字里行间观察这个躁动的时代。

书籍目录

目 录

暖 评这种阳光,不是像鸵鸟那样把头扎进沙堆回避压力和问题,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去面对压力。当改变不了环境时,那就做好优秀的自己,当迷茫而浮躁的时候,就做好手里的事。人们爱听“环境多么恶劣”“外界多么糟糕”“社会多么操蛋”之类的抱怨,因为这能让自己可以舒服地躺在“不是自己不行,是这个社会不行”的温床上。人们爱用“顺其自然”来安抚面对坎坷和艰难的自己,不过一句话说得好: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穷尽努力后不留遗憾的不强求,而不是躺在那里双手一摊将一切归于环境和运气的毫无作为。毒鸡汤丧文化泛滥的时代,感谢那些为读书亮灯的人在亲吻失意者中挑战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尊重她不想成为“励志偶像”的小希望真爱她们,就别再为她们的不涨价而自私地感动适应春节期间的种种不便,也是一种文明陪他一起去扫雪,让感动超越廉价的鸡汤骂得再狠也比不上那位父亲的虐心自责你负责貌美如花,一定有人在承担丑的代价让一切平实自然,活在真实而不是正能量剧本中为什么底层人的善良尤其触动人心护士怒斥,医患站在一起的感觉真的很美好飞快的街头为一个老人慢下来的一幕,真的很美我仍然意气风发,希望你也是“发帖为夫请假”的柔情我们都懂键盘式正义感泛滥下,得理饶人的样子真的很帅当年呼吁“国旗为谁而降”,今天用黑白LOGO痛悼员工你可以厌恶鸡汤,但不要失去感动的能力你我尽职敬业,便会少很多矫情病你很快会忘记带母求学的感动,但对清华只是开始不为他写一篇评论,便觉得良心不安愿你我心中都有一副坚硬的好人铠甲真正的换位思考是换到不舒服的位置你我终将陷入职业性冷漠,但总有热情如初者我们不能失去写信这种笨拙而温柔的能力你以为低头是孤僻冷漠,但他们的心是明亮的活出让爱你的人因你而骄傲的优秀模样我们不是尊老敬老,只是敬有德之人

第二辑

热 评评论家一思考,精神病人就发笑。这不是次了,已经有过多次教训,比如某次校园惨案,评论家分析了大半天深刻的体制原因,分析了各种报复社会的原因,各种深刻的归咎,很快报道称是精神病人制造的惨案。还有邵东杀师案,调查显示是一个身上有着反社会人格的病人疯狂杀人,并没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体制根源或教育症结。评论家似乎特别不愿意面对“杀人者可能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现实——如果事实那么简单,就没评论家什么事了。怎么看“三个女的半夜3点多在外吃烧烤,你不觉得有问题吗”评论家一思考,精神病人就发笑这新闻烂不了尾,吃穿山甲的主动站出来吧因为他们不能办酒席了,你也就不准办网络时代永远别相信“清者自清”为这一代年轻人感到难过马云的“放过小微向我征税”不是作秀而是清醒杀死辱母者,逼人无限容忍恶人的判决一定是恶判有人为何那么希望辱母案反转,要反转早反转了打人不对,但碰到这种渣男必须打,打了然后承担责任地铁渣男案,警方得了满分,而有些人比渣男还渣有一种LOSER叫爱听对手坏消息展现辟谣自信的好方式是向媒体开放伍继红虽是个案,读书无用的丧文化爱这种个案遇事往网上捅,永远别以为捅了马蜂窝只会蛰别人翻墙逃票看虎的蠢货,这次真找不到同情你的理由了路人何苦为难路人,比拼优越感却放过罪魁祸首篮球少年被大妈围殴,网络别陷入二次围殴不是“本科降专科”太残酷,是农药宝宝太玻璃心求求你离飞机发动机远一点,有多远滚多远怕的是“撞死活该”都吓不住一些践踏规则的心善待和尊重每一个好好说话理性维权的人你难道真以为“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对不起,科学家不需要你说的那种垃圾热度扮弱者赚同情很容易,但反转打脸也很疼民警暴力执法的讨论竟然也能撕裂朋友圈

第三辑

慢 评正义在哪里呢?正义正存在于对正义感的克制中,没有克制,就没有判断力,不与那些看似正义的事物保持距离,就很容易被那种不明来源的信息所操纵。“杀死猥亵女童的禽兽”这个充满正义感的口号,会把人们刺激得热血沸腾,可你得守脑如玉,你得保持着判断,谁是真正的猥亵者?别砸错了人。谁才能对猥亵者进行执法,别以为替天行道就可以无法无天。哑巴说话盲人订报吃辣寻亲我知道你们也希望我跟着一起怒撕刘鑫马航终结篇将成不死的谣言,过不去的是心理的坎儿无限追惩女教师,把人往死整的现代“身份连坐”房奴就是房奴,熬成中产了心理上还是奴陌生的范雨素与这个时代的阶层盲区并非这剧拍得有多好,受热捧是现实反腐打下的人心基础讨论“23岁救95岁值不值”很猥琐,总得有一些价值免于功利计算你心不丧,便百毒不侵丧颓不入多数人屁股决定脑袋,这高考状元用脑袋质疑了屁股纠结于“要不要考研”的人多数可以不考高贵啊,脊梁啊,简朴的老院士不会喜欢那些浮华的赞美鄙视这个极具情绪煽动性的词还是少用让座这种事坏就坏在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人人热衷谈论道德,对一个社会不是好事海南再不努力,真可能被从特区名单里开除了评黑熊咬人,这世界不会为违反规则的人流一滴眼泪现在为黑锅哥鸣不平的,前一秒可能还怒称要阉了他比“驾考尬舞女孩”更丢脸的是法盲狂欢我为什么反感“你愿意为他而转吗”

第四辑

差 评在喷子眼里,这世界一切都有病,再美好的东西都能挑出刺来,从各种刁钻的角度挑刺儿。记得当年冰桶挑战很火的时候,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既好玩又有参与性更传播公益,可永远不要低估喷子刁钻的喷点:桶小,骂你不认真;桶大,骂你冰太少。水少,骂你太敷衍;水多,骂你太费水电。只浇不捐,骂你作秀;只捐不浇,骂你没诚意。从国外传入,骂你崇洋媚外;从国内发起,骂你山寨。捐给ALS,骂你卖国贼;捐给瓷娃娃,骂你以前怎么不捐。捐少了,骂你赚那么多,就捐这么点!捐多了,骂你是炒作!挨骂是春晚的荣幸,越怕骂越会被骂每一句为王者农药的辩护词都写满丑陋记者先生,救援还在进行,请慎言自己“打了一场漂亮战役”钱没那么好骗了,观众没那么好忽悠了,鸡汤没那么好卖了雨中背人的正能量,我真的忍你很久了规则和权利不是用来盛气凌人的这种不正经的节,网上氛围靠黄段,网下氛围靠奸商,酒店氛围靠渣男春节放假15天,取消英语,你们开心就好路人无错仍要赔摔倒大爷?含糊报道又让法官挨喷丁义珍式窗口和电视剧式监督“农妇顺手摘野草”获刑,法律丢人还是新闻丢人从周杰伦风波看明星与粉丝关系的脑残化驴友遇险政府无偿救援天经地义,恶评作死太冷漠营销号炒作编造的高考满分作文,竟又被媒体当新闻追捧有一种键盘绑架叫逼人“一分赔偿都不要”比奥迪二手车广告更烂更Low的是花式洗地交警如成反规则帮凶,马路将沦为多数暴力的野蛮丛林遗憾这次又是舆论倒逼邯郸纠错,纠错也不彻底教师发旅游照让你不适是你自己有病,好好治病别让教师吃药商人瞎吹游客瞎逛导游瞎编,消费北大清华后一笑而过

第五辑

评一直对发型不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肯承认是脸的问题。脸与发型,正如内容之于标题,很多时候都不是标题不行,而是内容太烂。被标题折磨的人,没意识到首先缺乏内容自信。有好的内容,标题怎么任性,别人都不会反感。内容空洞,标题越搔首弄姿,越让人排斥。新媒体的使命就在于用创新抗拒和颠覆套路,没有内容,透支脑洞,绞尽脑汁,投机取巧,寄望用标题空手套白狼,传播凌驾于内容之上,空有急功近利的“10万 ”欲望,内容驾驭不了标题,套路撑不起内容,既把自己弄得很肤浅很疲惫,也没有前途。他们争相放阅读量卫星,我们好好做新闻记者不与流行为伍,守卫自己的新闻三观远离脸上写满“10万 ”欲望的嗜血者对新闻里发生的事,多不必过于担心新闻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别想着财务自由失去内容故乡后只能在新媒体流浪那些怒怼李方的人努力证明着李方所批判的种种恶习低稿费几乎消灭了自由撰稿人,新媒体找回了内容尊严王者农药之下,更乐见大学生时评热先有恨老情绪,然后有扎堆的坏老人新闻委屈的大学生缺一堂媒介情商课自媒体太多,热点太少,撕掰话题不够用泛滥的蹭热营销稀释着我们的悲悯感动珍惜生命,远离舆情无感的南航式傻白甜宣传员

附录一答重庆大学研究生小班附录二答暨南大学校园媒体问附录三你评——曹林作品网友评论选摘

媒体评价

曹林老师似乎永远长不到油腻的年纪,他停在大男孩的样子,永远捧着一颗纯真洁净的心,无辜地看着众生。但千万小心,他还有一颗老男人的大脑,理性沉稳、智慧通透。*关键是他手上的兵器,那支笔百炼钢绕指柔,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比顽铁还坚。——柴璐 央视主持人 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具备新闻素养,如何具备新闻素养能力呢?看评论是路径之一,曹林老师的评论是年轻学生具备新闻素养的重要来源。社会生活中,你我需要一双慧眼,我们从读一篇有独立思考的评论开始吧!--宋晓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曹林的眼光并不“独特”,观点未必“深刻”,他的理性判断来自常识,他的激扬文字源于良知。因此,所谓“守脑如玉”,坚守的是常识和良知。如果人人都应该拥有的常识和良知居然成了稀有的“玉”,那只能说这个时代出了一些问题;而当不少人无视常识、不讲良知、缄默不语、装傻充愣的时候,我便有了向曹林致敬的理由。——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 今天,曹林始终保持着纸媒人那种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对全景式信息的要求,那种经过严肃媒体训练的、落字如金的态度,审慎、客观和高平衡感的写作习惯。因此,从这一本书里,年轻读者能获得双重视野——对中国时政的观察,对中国时政各种“观察”的观察。 ——刘文嘉(光明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光明网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