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06
折扣购买: 思想独步旅行
ISBN: 9787559623188
塞缪尔·约翰逊 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1728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1737年开始为《绅士杂志》撰写文章。以后自编周刊《漫步者》。
二、青春的孤独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使用“青春的倦怠 ”这样的词呢?因为它是一种带点俏皮又有点忧虑 的说法。也就是说,这是忧郁的却又带有某种甜蜜 感觉的词。 人们常在公园的长椅子上或在街口处,看见挂 着一副副寂寞面孔的青年男女的身影,虽说是男女 ,却各不相干。至少在成对的情侣漫步时,他们脸 上露出奕奕的神采。这种神采,其实不是倦怠,而 是青春以非常迅速的脚步同孤独互不妥协才产生的 。 毋宁说,我更想谈谈有关青春的孤独的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强烈地感受到 孤独,也没有什么比青春更能与孤独和睦共处。青 春在一个个瞬间体味着孤独,并且眼看着行将从孤 独中解脱出来时,顷刻间又消失,复陷入孤独。青 春不是孤独的状态。也就是说,人既不能充分享受 相互亲密、和睦共处,安逸地、圆满地共同生活, 也不能习惯于这种状态。乍看酷似倦怠的那种孤独 ,就在那里出现了。我们所称的孤独,是指在这种 精神性的共同生活中所产生的那种唯独自己行将被 埋葬的感觉。但同时,也是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即 在这种精神的共同体里,比别人会有更多的憧憬。 年轻人对这种状态比别人抱有更强烈的憧憬,在憧 憬之余,又不满足于这种憧憬。 让我们假设这里有一位少女吧。这位少女确信 自己不能爱别人。她真的不能爱任何人。她偶尔也 同男性朋友散步,去看电影,去跳舞。然而,当这 位男性朋友向她表示爱意时,她自己的那份爱情却 旋即冷却,而且觉得他仿佛是个充满可恨的欲望的 怪物,她的幻想立即幻灭,反而变得讨厌他了。于 是,她立即回到孤独状态,在孤独中咀嚼类似倦怠 的东西。她一无所获,却还在体味着倦怠——正确 地说,是在体味着像是倦怠的东西。 她对人生抱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使她只想把 自己封闭起来。这种自我封闭的心情,同试图深入 封闭状态并勇往直前的心情之间的矛盾,总是使她 陷入孤独,并且成为她总是嘟囔着“人生真没意思 ”这句口头禅的根本原因。这时候,她会将自己与 人生之间拉开某种模糊的距离,试图在其间心安理 得地获得休息。她会说:“寂寞啊。真寂寞。”她 知道,一旦有了爱,就不会感到寂寞了。但是,她 没能找到爱的对象,于是,又不由得说:“寂寞啊 。真寂寞。”最终又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她仰望着春天的苍穹、白云,凝视着翠绿的树 林。然而,这些景象都没能给她带来任何喜悦,她 仿佛在拒绝自己。于是,她自己既不前进,也不后 退,宛如处在悬空状态,变得朦胧了。她心想,如 果自己能变成整个不存在就好了。可是自己又没有 勇气自杀。她想,假如自己能原封不动地变成一缕 ★文艺小经典 让经典的东西不再难读。 拿什么应对沉重的肉身,杂乱的言谈,游移的思维?唯有保持孤独,默念与沉思。 我们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也可以随时迈步行走,低头思索,注目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