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倾诉/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西部的倾诉/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作者: 梅洁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24.80
折扣价: 16.35
折扣购买: 西部的倾诉/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ISBN: 9787516805442

作者简介

梅洁 湖北郧阳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970年大学经济系5年本科毕业,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出版、发表《爱的履历》《并非永生的渴望》《生存的悖论》《一只苹果的忧伤》《西部的倾诉》《大江北去》《泪水之花》《穿越历史的文明》等诗歌、散文、中长篇纪实文学16部集、500余万字。曾获全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和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全国首届“冰心散文优秀奖”、“第五届《十月》文学奖”、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三届女性文学奖”,河北省一、二、三、五、七届“文艺振兴奖”等50余种奖项。《跋涉者》《童年旧事》《楼兰的忧郁》等被收入人教版、苏教版、冀教版、鄂教版、鲁教版中小学语文读本及大学文学教材。

内容简介

“……贫困,除却经济范畴的指义而外,还应该 包含精神内质,那就是创--造力和意志力的缺乏。 ”甘肃省教科所所长、年轻的教学论博士张铁道对我 说。“什么叫教育?对于国家而言,是通过教育的孕 育使民族获得发展的能量;对个体而言,那就是人对 命运及其发展过程的关注。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的 教育目的真义是在改变他人命运的同时,也在丰富着 自身的命运……” 张博士眺望着窗外阳光般的城市,然后回过头来 向我讲述他在澳大利亚留学时的房东,“那位坚强的 老人启示了我。老人在三十岁时失去了丈夫,她有两 个儿子,二儿子是个残废,靠着国家的资助她为儿子 成了家,她自己也靠国家的救济金生活。可她每星期 都要拿出两天时间到医院去义务服务,帮助那些需要 她帮助的人,如拿药、擦洗、喂饭水等。有一次,我 对老人说,你可以不必这样做。老人回答,每个人都 有他自己生活的权利……老人的回答使我悟出了人生 的道理:你在帮助别人时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我常常 想,我们的教育究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多少这样的精 神内质?”甘肃省教育大厦伟屹在黄河岸畔,黄河就 在窗外涛涛东去。置身在位于17层的张博士办公的房 间,我仿佛依然能够听见那不绝的孕育生命的水声… … 实际上,1997年10月张博士在面对他的导师李秉 德教授、李定仁教授完成他的长达八万字的博士论文 答辩时,已经就发展中国家课程设置的弊端,以及普 及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地为个人和社会服务,提 出了质疑。 张博士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发展中国 家相继赢得了独立,他们出于谋求经济发展的迫切需 要和愿望,普遍实行了统一的西方学校教育模式,即 “英才”选拔模式。为此,发展中国家的课程始 终没有走出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为目的、以发展智 育为中心的西方学术课程窠臼,严重脱离本国以农村 人口为主体、农村发展为主要导向的教育需求和办学 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业 成绩低下、大批学生留级辍学。中国1950年至1965年 ,15年间中小学辍学学生数为1.1亿,平均年流失量 为732万,这其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刚刚开始恢复后又 惨遭“三年困难”;1966年至1976年,10年流失中小 学生1.38亿,年平均流失944万,这其间中国正经历 十年“文化浩劫”;1977年至1988年,10年流失中小 学生9400万,年平均流失820多万,这其间中国迎来 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90年至1995年,五年流失中 小学生2363万,年均流失470多万,这其间中国在“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已向国际社会承诺:2000年基 本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到1997年中国失辍学儿童仍高 达600余万…… 大量的学生流失造成严重的教育浪费。张博士说 ,片面的学术课程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是帮 助少数“英才”通过考试脱离贫困的农村现实,而大 部分升学无望的“不合格”学生则落得身心俱损的结 果,许多学习者没有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为改变农村贫 困面貌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念,难以适 应农村的社会现实生活。 张博士说,关于发展中国家不顾本国实际照搬欧 洲以培养英才为目的的学校教育模式所付出的代价,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引起国际学者的关注。比如法 国学者保罗·朗格让就曾这样说过—— ……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口仍然生活在农业地 区。那些乡下人经常发现,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不仅在 地理上与他们地区相隔甚远,而且在社会、文化和心 理水平上也与他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因此,教育与生 活的联系被割裂,这不仅导致了文化体验的贫困,而 且也诱使人们离开农业地区。事实上,学校教育在大 多数情况下,都是鼓励人们抛弃乡村,加入都市人口 队伍。 还有一位欧洲学者保罗·哈里森,在对亚洲、非 洲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实地考察后,完成了轰动世界的 《第三世界贫困的内幕》一书。哈里森惊奇地发现: “政治的独立并没有给非洲和亚洲带来文化的独立。 教育形式与内容仍然因袭欧洲的传统,学校只注重讲 授空洞的理论和遥不可及的事实,却不涉及当地村庄 农民的实际生活。”P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