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89.80
折扣价: 62.86
折扣购买: 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原理与应用
ISBN: 9787568010078
1982.09-1986.07:大学本科,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09-1989.05:研究生,天文仪器测量与控制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教学、科研和信息化应用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并逐渐完善基于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高精密时间同步算法模型体系,并逐步应用于现代国防和电力系统运行中;提出基于现代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模型体系及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核心及以上期刊30余篇,被EI检索20多篇。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厅局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各等次奖项多项。
什么是时间?时间的本质是什么?“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中国古代的人们已认识到宇宙由空间与时间构成。宇宙物质的起源与消失,世界事物的产生与终结,地球生命的诞生与泯灭,所有的一切都同时间紧密相连。自古以来,人类不断总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仍没有找到一个完全统一一致的关于时间的科学定义。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和宗教学者都可以按照各自的认识和理解,给出自己对时间的界定与解读。任何一个自然人,无时无刻、无时无处地不在体感时间的存在,但却又无法回答时间究竟是什么。正如古罗马伟大的哲学家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在《忏悔录》中所说:“我们说到时间,当然了解;听到别人谈论时间,我们也领会。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人问我,我很清楚;可当有人问我时,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可见,时间是多么复杂! 现代社会普遍认为,时间是一门科学,至少包括哲学、人文和科学三方面的内涵。时间的哲学意义注重研究人类对时间起源、构成本质及相关逻辑推理与演绎的认识、归纳和总结。时间的人文意义主要探讨人类对时间的感知、体验、意识与批判,关注人类对时间的心理与生理、情理与病理的反应和表达。时间的科学意义则强调人类对自然科学时间的描述与定义、测量与控制、传输与应用,并揭示时间科学意义上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参考借鉴了当前时间科学技术特别是时间同步在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给出了系统化、集成化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市面上也缺少全方位讲解时间同步技术及其应用的著作,有利于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