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论语(名家注译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35480330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孔子的学生,姓名商,字子夏、四十 四岁(前507-?)。②贤贤易色:尊贤轻色。**个“ 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尊敬”的意思,第二个 “贤”指贤人。易,轻视。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说 :“言以**之心好贤则善。”按孔说,“易”是交 换的意思。果如孔说,按当时句法,则当为“以贤贤 易色”;所以,本章的“易”,只能是“轻视”的意 思。《左传》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 贾焉”。“贤贤易色”正与“贵货易土”句式相同。 详见北大出版社《论语新注新译》这一章的《考证》 。③致:献。 【译文】 子夏说:“尊敬贤者,轻视美色;侍 奉爹娘,能尽全力;侍奉君上,能够献身;和朋友相 交,说话一定诚实守信。这种人,即便没有系统学习 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过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 信③。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①君子:这个词是号中整段话的主语 。②学则不固:孔安国说:“固,蔽也。”根据“固 ”在《论语》时代典籍中的用法,我们以为他的这一 说法较为可信。③主:以……为主。详见北大出版社 《论语新注新译》这一章的《考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 有威严;他如果学习了,就不致固陋无知。要以忠、 信两种品德为主。要交比自己强的朋友。有了错误, 就不怕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①。” 【注释】 ①德:品行;又特指好的品行,即道 德。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 追念远代祖先,老百姓的品行便归于忠厚老实了。” 子禽问于子贡*①:“夫子至于是邦也②,必闻 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 、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 求之与③?” 【注释】 ①子禽:陈亢(k白ng),字子禽;子 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比孔 子小三十一岁(前520-一?)。②夫子:古代的一种敬 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均可*此称谓。孔子曾为鲁 国司寇,所以其学生称他夫子,后来沿袭以称呼老师 。在一定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③其诸:大概, 或者。 【译文】 子禽问子贡道:“他老人家一到那个 **,一定听到该国的政事,是主动打听来的呢?还 是别人主动告诉的呢?”子贡说:“是他老人家凭温 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美德取得的。他老人 家的取得它,大概和别人的取得它,不相同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①;父没②,观其行③;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注释】 ①其:这里指儿子。②没:“殁”的 古字,死。③行:音。④道:有时无论好坏、善恶都 可叫做“道”,*多时候表示善的好的东西。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健在时,(因为 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死了,要 考察他的行为;如果多年不改变他父亲的合理部分, 就可以说是‘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①。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②;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和:适合,恰当,恰到好处。②以 前几乎所有注本这一章都是这样标点的:“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即“小大由之”和“有所不行”是用句号隔开的。 我们现在这样标点的理由是,“不……;亦不……” 结构,一般是两个相互呼应的复句。详见北大出版社 《论语新注新译》这一章的《考证》。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为可贵 ;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天下,以这一点*为美好。但 是,小事大事都循此而行,有些事就不一定能行得通 了;为了**而**,不用礼仪制度来节制,也是行 不通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①。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③,亦可宗也④。” 【译文】 有子说:“信守的诺言符合义,说的 话就能实现。举止庄重合于礼,就能避免*侮辱。对 姻亲保持亲近,(这种态度)也是值得推崇的。”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