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心弦豪素
ISBN: 9787504775832
14 水鉴无波 清泉小溪入平湖, 倒影岸柳几株疏。 风静水鉴不荡波, 风来浪起是凡夫。 15 夜舟行 夜静水岸蛐蛐声, 月下小舟徐徐行。 轻漂如叶临曲岸, 远望水中舟上灯。 16 心画 雨后山中生轻雾, 数峰如画云上浮。 无 笔无墨空中生, 天悬素笔点新图。 17 秋月 年年秋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何乡。 多 少相思看秋月, 秋月无心思无疆。 18 闲者 白云相迎入山中,不问东西南北中。 远离 城中那多事, 无喜无忧无尘红。 19 春山闲居 不觉春来满山花, 翠草碧水临我家。 微风徐来暖草堂, 闲煮山泉泡清茶。 20 秋水 无风无云碧空净, 霜打秋江澄似镜。 倒 影岸边三秋色, 上下天光碧万顷。 21 野风 闲来山野事事休, 草堂青灯别无求。 山 泉清茶展画卷, 不是风流亦风流。 22 随风顺意 春夜忽然疾风起, 不知花落知多几。 任它而去且不管, 抛弃闲愁见欢喜。 23 早春 早春二月多芳草, 远离闹市游野郊。 碧 水岸边是疏林, 处处可见春枝俏。 24 居山无心 远离红尘入深山, 想逃世烦寻平安。 本来清净不需修, 净莲出污不受染。 25 听泉 春风送暖自有期, 竹密林暗不通日。 闲 坐林边听风声, 空山落泉疑是雨。 26 莫问是非 远望青崖倚碧空, 白云如絮挂苍松。 闲来青山看野水, 山间小路向何通? 浅谈中国画之“形而上”与“形而下” 当下, 一谈到中国画就会扯上 “形而上、 形而下 ” 的问题,从现有的思想与文字资料看, “形而上、 形而下” 之说是出自六经之首的 《周易》。 《周易 ·系辞上》 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 法则是无形的 (法无定法), 称为形而上; 器用之 物是有形的, 称为形而下。 这一对概念提出后, 在中 国哲学史上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表述抽象和具体、 本 质和现象、 本原和派生物的范畴。 汉唐以后, 哲学家 曾就 “形而上、 形而下” 的关系展开过长期的争论 。 形而上与形而下以 “道、 器” 之别, 面对着“自 然而然”, 中国古圣贤哲们为了求明、 求意, 在不同 的智慧中 找到了以 “形” 为界的 “上、 下” 两域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由此 可以看出中国古圣贤哲们的大智大慧。在 “形而上、 形而下” 的分别中, 以形为界,分出 “上、 下” 和 “道、 器” 两界。 “道” 为本, “器” 为用, 循 道而器用。 形有“有” 与 “无” 的双重性格, 在其 上为 “无”, 在其下为 “有”。无则言不尽意, 有则 致功致用。 所以才有了妙道, 其有玄妙之功,为形而上 , 即为道不用 “是什么” 去规范, 不必说出个所以然 来, 而模糊的无法言表就是形而上之道。 那么 “道、 器” 之别何以由形划界呢? 在由 “ 形” 划界中,又何以用 “上、 下” 这样的方位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