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作者: 李霖灿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44
折扣购买: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ISBN: 9787508686622

作者简介

李霖灿,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1941年进入中央博物院,从事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的研究工作,直至1984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上退休。李霖灿是吴冠中的同窗好友,也是蒋勋的老师。李霖灿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职四十余年,同时在**大学等校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课程二十余年,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名画研究》《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著作出版,也为****杂志《雄狮美术》等撰写艺术欣赏专栏。

内容简介

第二讲 中国艺术中的幽默感 很多朋友都误认“幽默”是舶来品,而且认为是 西方文化的一项精华,我大不以为然,因为早在两千 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上就有了《滑稽列传》,有 那么多幽默的人和事,怎能说中华民族不懂幽默? 孔老夫子也常常为人所误解,总以为他道貌岸然 ,哪里懂什么幽默?但是《论语》上记载得很清楚: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割 *焉用牛刀?’”——意思是说,小题何必大作?其 实在他老人家心中得意**,所以子游一加抗议,他 立刻面不改色地说:这不过是一句玩笑的话罢了!莞 尔一笑。孔门弟子真会描画,描画得妩媚动人,谁说 孔夫子不懂幽默?干载之下,犹习习然炙其温馨。 比孔夫子再早上两三千年的中国人都还懂得幽默 呢。不信,请看在陕西扶风地方发现的一件仰韶陶器 ,在红陶残片之上,有一个“尴尬”的中国人面孔! 尴尬是我们迄今常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但是在艺术品 上表现得如此充沛,当以五千年前这位大艺术家为第 一,手法干净利落。面型初具之后,只用了三笔—— 眼睛和嘴巴,就使一个尴尬万分的表情流传千古,到 现在还在我们心中激起回荡的共鸣,而所用的工具只 是一个指头。扼要的三划,尴尬而悲怆。是在嘲笑自 己,或在嘲笑命运呢?这使我们想到了俗话上的“哭 笑不得”,也使我们想到了八大山人的那“哭之笑之 ”的有名署款,谁说中国人不懂幽默? 在长沙发现了一批青铜的胡人笑俑,现藏在旧金 山的布伦达治馆中,时代当在周至汉代之间。请看这 几位椎髻胡俑的满面笑容,在高高的颧骨间,满脸堆 下笑来,笑得如此憨傻充沛,人间有什么开心的事令 人*倒如此?我每一瞻视,不禁万斛愁销,而且*其 感染,笑不可仰,如山忧患一时俱空! 在华府的福瑞尔美术馆中收藏有一对青铜虎形牺 尊,体型长大,表情“蹒跚”,面部表情令人笑*, 额上皱纹叠落,獠牙锯齿如画,稚憨可爱,我每一次 和它们对面,都忍不住说出了我的知心话:老兄,你 当赶快去找牙医师做齿列矫正,不然,怎样吃东西呢 ?——据说当*采集人(姑隐其名)得到这对铜虎牺 尊之时,大喜过望,什么也不采集了,立刻包架飞机 ,径直飞回了美洲。可见他对这副虎面笑容是满意到 了极点了!谁说中国人不懂幽默?试想想原制作人的 惨淡用心。 战国时一面金银错的猎兽纹镜,亦同样传达中国 人的幽默巧思。图面上故事如画:在起初时“金钱豹 ”仗势欺人,但是一旦骑马金甲武土亮出了短剑,虎 豹自知不敌,立刻化猛为弱,要向骑士腼颜乞和,看 它那委婉拒战的手势表情,真使人忍俊不禁! 汉代有许多说书人的优伶俑都使人发噱,在这里 只举一尊以见例,看这位手舞足蹈的说书人,手执棰 鼓,眉开眼笑,正在讲人间**有趣的故事,试把这 位笑倒世间的说书人像移作太史公《滑稽列传》的封 1. 四十年台北“故宫”研究,二十年**大学授课,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毕生经验传授;走遍名山大川、饱览八代内府珍藏之后的思想精华所聚。 2. 揭开千年艺术史谜团。 蒋勋先生回忆他当年在台北“故宫”跟随李霖灿先生学画时说,1960年代,李霖灿先生发现了藏在《溪山行旅图》中画家的名字——范宽。到目前为止,世界**的典型的、没有人怀疑的范宽(作品),只有这一件。李霖灿先生揭开了近一千年来艺术**的困惑与谜团。 3. “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 是否能发现并欣赏*常生活中的美,成为一个人品味高低与幸福感强弱的重要标志。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角度,都迫切需要这样一本趣味十足、深入浅出的书来点醒我们。 4. 三百多件稀见文物,画面感十足,足不出户就可遍览**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之精粹。 5. 穿越千年,东西方艺术同框,切身感*人类文明的核心。 从19世纪法国的罗丹《沉思者》与6世纪中国北魏《思维像》的对比中窥探中西艺术思想底色的不同;土耳其的《同心圆睡猫》与中国明代沈周的《猫》,其心思之巧不谋而合;*本大画家北斋的《自画像》和中国陈老莲的《倚杖闲情图》同一婀娜…… 6. 开启艺术欣赏的大门,提升人生境界。 李霖灿先生借由“体物言志”的方式,随时向读者揭示生活与处世态度,由艺术启发而论人生哲学,醍醐灌顶。 7. 能够欣赏美的眼睛是治愈焦躁与不安的秘方。 李霖灿先生说,人间万事万物,一经欣赏,便能化*朽为神奇。我们所缺的,只是欣赏的眼光。而本书就是要打造一双“欣赏”的眼睛,治愈焦躁与不安。 8. 收录“东巴文化之父”李霖灿对纳西民族经典文献的译释,展现边疆民族智慧,深刻揭示人类千古智慧的结晶。 9. 涵盖众多艺术门类,既有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又有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有史诗般的宏大视野和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