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5.60
折扣购买: 第一哲学的支点(精)
ISBN: 9787108058836
导言:第一哲学何以第一 各种思想中当属哲学最不正常。人们思考蔬 菜和粮食,思考得失荣辱,思考物理或伦理,这 些都很正常,此类格物致知皆有直接理由,都与 生存之所需直接相关,这是最强的正常理由。当 人们试图思考如何思考一切问题,就不正常了。 但这种不正常的思维却有一个似乎正常的理由: 既然所有事物都是可以思考的对象,那么就应该 能够被思考清楚。这个合理要求相当于康德的主 体性原则:思想必须为自然立法。主体性原则虽 是现代观念,却表达了人类的一个潜意识:既然 能够思想,就必须思想尽收眼底的一切事物。可 问题是,对万物的何种思考才是正确的?因此, 对万物的思考也必须被思考。这种关于思想的思 想被称为反思,也就是哲学。 只有人这种不正常的存在者才反思。假如能 够窥探狮子的心灵,可以想象,狮子不反思,狮 子遵循自然法则,角马是可吃的,石头是不能吃 的,关于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并无其他 可能性;假如能够窥探造物主的心灵,也不难想 象,造物主不反思,造物主全能,可以自由地为 世界立法而不用担心是否正确或正当,因此无须 反思。反思所以反常,是因为反思使思想自陷于 无依无靠、无根无据。这种思想的不安很快就将 思想自身逼疯,因为思想无法把握所思是否正确 可信。思想如何才能相信自身?如何才能自证? 思想是否能够找到绝对可靠的基础?这个思想的 “奠基问题”迫使思想对自身进行审问。如果不 是因为思想对自身无法放心,就无须如此自我折 磨。思考与反思的区别在于:思考可以无限地接 近事物而不断丰富,可是反思却不断抛弃不不可 信任的观念于是思想越来越简单,而真理却未见 得越来越近。老子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实乃真知灼见。 思想的奠基问题产生了第一哲学。“第一哲 学”这个概念因为不谦虚而动人心魄。这个词汇 本身就蕴含着统领思想的雄心,它试图将其他哲 学研究降格为派生的“第二哲学”。亚里士多德 发明第一哲学一词,原指形而上学,但两千年来 轮流坐庄的各种第一哲学,比如意识哲学、伦理 学和政治哲学,却未必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初衷, 但仍然属于家族相似,都是对思想观念的深刻反 思。诸种可能的第一哲学都在寻找最可靠的(最 好是唯?一可靠的)?哲学支点,从而能够普遍 有效地思考任何问题。第一-哲学的第?一性就 在于寻求思想支点。?思想的奠基问题可以分解 为两个问题:?(1)基?础性问题:以什么为 支点去思考一切哲学问题??(2)?反思性问 题:何以证?明能够以此支点去思考一切哲学问 题??或者说,如何自证这就是正确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