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2018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作者: 编者:高玉昆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2018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ISBN: 978751437529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五月,特意去了一趟芝加哥大学。车子路过一片砖红 色的公寓旧楼,停下了车,找穆旦当年在芝加哥大学留学 期间住过的房子。由于年头久远,又没有“名人故居”之 类的牌子指引,心里多少有些遗憾,甚至凄凉。 今年是穆旦先生百年诞辰,南开大学在矗立穆旦雕像 前,刚刚开过纪念会。 所以,我才迟到地找来他的诗读,抄录了《智慧之歌 》和《赠别》两首。这是我喜欢的穆旦诗中的两首。其中 *喜欢《智慧之歌》。这是穆旦先生逝世之前的诗作,诗 短情长,几乎浓缩了他的一生,几近*唱。 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这首诗历经四十余年,依然有着 直指**生活现实的锐利锋芒与诗意浸润。对于爱情、友 谊和理想,自古以来经久不息的诗之咏叹与人生之感叹, 萦绕在这三者身边。显然,穆旦先生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他说,爱情如灿烂的流星,有的不知去向,永远地消失了 ,有的落在脚前,冰冷而僵硬。他说,喧腾的友谊不知还 有秋季,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社会的冷风把热情 铸为实际。他说,理想使我在荆棘之途走得够远,为理想 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们终于成笑谈。 不知为什么,这三段诗如三簇利箭,百步穿杨一般, 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我,让人读出一种蓦然惊心之感。或许 ,当年我们这些青年学生,还在读书学习的阶段,就跑到 山乡水野里去体验人生了,细算起来,至今也已半个世纪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从当年的青春年少走到了两鬓苍苍 ,这一代人所经历的对于爱情、友谊和理想的追求过程, 和穆旦的诗竟然如此相似。不知有多少爱情葬送在那个疯 狂的年代里,永远地消失了,或变得冰冷而僵硬。不知有 多少艰辛生活中结成的看似牢固的友谊,在商业大潮面前 ,变得那么不堪一击。穆旦先生似乎也经历过类似的人生 岁月。 在这首诗歌中,穆旦先生写的是自己,或者是他们那 一代。在河的**,穆旦先生所说的“不知还有秋季”, 却都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并不在那水的一 方。 穆旦先生总结了这三者的失落之后,写道:“只有痛 苦还在,它是*常生活。” 然后,他可能觉得这样说有些直白,又打了个比方: “那绚丽的天空都*到谴责,还有什么彩色留在这片荒原 ?”穆旦先生毕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他不愿意丢弃 自身的名号,哪怕这名号是荆棘,而不是花环或桂冠;当 年,那群热血沸腾的青年们也一样,他们愿意托付自己的 一生,做一次身份的认同,以此弥合如今的落差与昨*的 塌陷。这样的身份认同,不是如同烙印在自己脸上的红字 ,而是佩戴在自己身上的徽章。 荒原,是“五四”时期以来诗人的一种意象,同时, 也酷似北大荒所呈现的青春意象。在“逝者如斯”的岁月 中,当年的青年学生们,顽固地让青春的色彩,保留在那 片荒原上。 “痛苦是*常生活。”穆旦先生在这里所说的*常生 活,指的是眼前。尽管有些“宿命”,朴素的诗句却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