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会说一口漂亮话(10天打造说话高手最新修订版)
ISBN: 9787563923700
也许你会说:“说话还不简单?我们天天不都在说着吗?”没错,我们 是每天都在说话,可是要想把话说好却不那么容易。我们在日常生活与人交 流中大概也有体会;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 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觉到十分恐 惧;有的人巧嘴一张,便让人满心欢喜;有的人不超三句,肯定让人好感全 无…… 那么,怎样说话才能称得上是能说会道呢?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 的人,说出恰当的话。但是,要想真正达到这一效果和境界,却不那么容易 。 一天晚上,国王梦到自己满口的牙齿都掉光了,醒来后觉得心情很不好 ,担心是什么凶兆,于是,便命人请来解梦人解梦。 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光了呢?这代表着什 么?” 第一个解梦人听后解释道:“国王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 亲属一个都不剩地全部死去以后,你才能死。” 国王一听,勃然大怒,觉得十分晦气,命人将他杖责二百之后赶出王宫 。接着又问第二个人:“你呢?你的解释也和他一样吗?” 第二个解梦人说:“不,国王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 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国王听后,立即露出了笑容,直夸这位解梦人有学 问,并命人赏了一百枚金币给他。 两个回答明明说的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一个会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 呢?这就是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区别。 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在聚会或者面对陌生人时,语言总显得生涩、 僵硬;有些人遇到急事,说话就会变得磕磕绊绊,语无伦次;有些人对别人 的规劝明明是出于好意,却总是让对方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有些 人则在语言上把握不好自己的角色和分寸,不是惹恼了上司,就是疏远了同 事和下属……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错 失了不少机遇。而对于那些精于说话之道的人看来,这却都是些不值一提的 小事。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距,就在于对语言艺术的认识上。“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很简单的八个字道出了其间的真道理。而会与不会的奥妙,其 实还是在技巧的方寸之间,要看拿捏! 律师出身的美国著名演说家戴普曾经说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 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 都可以培养出来。” 要想做到善于言谈,首先就要做到吐字清晰,有正确的发音。对于每一 个字,都必须发音准确、清楚。这些发言可以依靠平时的练习、注意别人的 谈话、朗读书报、多听广播等各种途径来达到。良好的谈话,应该以大方、 熟练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意思,使你说的话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其次,还要注意,说话的速度不能太快,但也不能太慢。说话太快对方 可能来不及反应,而且自己也会觉得累。有些人可能觉得话说得快一些可以 节省时间。可我们要清楚:说话的目的是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要让对方能 听明白,如果你说得太快,对方没有听明白,你就是在做无用功。当然,说 话不能快,并不代表说话要慢,说话太慢也是不可取的,既浪费时间,也使 人听得不耐烦。 再次,说话要看场合,否则就会使人厌烦。比如在阅览室说话,你要顾 及到周围的安静,声音不能太大。假如你是对众人演说,要注意自己说话的 声音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听得到,你的声音就必须足够大。 复次,表达忌华而不实。有些人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 的才华,极力使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语句,用重复的形容词、或用西方语言 特有的修饰手法、或穿插一些歇后语和俏皮话,甚至引用经典、名人语录, 这样堆砌起来的文字、语言华而不实,思想匮乏。 最后,用词避免过于重复。比方说,说一句“怎么了?”就够了,而有 些人却要说“怎么了?怎么了?”帮别人办事的时候,说一两个“好”就足 够了,但有些人却说“好好好好……”或者说“再见再见再见,再见啊”。 重复的词语一般用在加强语气时,其他的时候大可不必使用。 某人在解释月球上不可能有生命这一问题时,在几分钟内,把“从科学 的观点上说”这句话用了二三十次。无论什么显示才华或新颖的词,用多了 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还有一位幼儿园老师说故事。说到某公主,她说:“这公主是很美丽的 。”说到太阳,她也说:“这太阳是很美丽的。”此外说到水池、小羊、草 地、高山,也都用“很美丽的”来形容。结果小朋友们问她:“老师,到底 哪一个是最美丽的?”她为什么不用“可爱的”“柔嫩的”“明亮的”等词 句来调换一下呢?这不是可以增加听者的兴趣吗?!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是否优秀人才的重 要尺度,所以每个公司或者企业招聘各类人才,才会设立口试的环节。在日 本,一些大公司在招聘人才进行面试时,更是对说话能力的高低制定了严格 的录用规定。比如:应聘者声若蚊子者,不予录用;说话没有抑扬顿挫者, 不予录用;交谈时,不得要领者,不予录用;不能干脆利落地回答问题者, 不予录用;说话无生气者,不予录用;说话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者,不予录 用……这样的规定也间接地表明了一个事实:会说话与事业的关系至为密切 ,它是胜任本职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正所谓“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征服 一个人,以至于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舌尖。让自己成为一 名“会”说话的人,乃是我们需要穷其一生来学习的艺术!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