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修订版)
ISBN: 9787550611238
埃德文·拉斐尔(Edwin Lefèvre,1871-1943),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政治家。主修矿业工程,但在19岁时成为新闻记者。在其53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出版8本书,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关于华尔街的。1922年,他首次在《星期六晚邮》(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发表以小说体裁写成的有关知名股票作手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的生平故事而声名大噪,成为知名的财经作者。
小后生抄价格悟出行情模式 初中刚毕业,我就出来打工了。在一家股票经纪行的营业部我找到活计 ,成了往黑板上抄写行情的“书童”。我向来长于数字,上学的时候,曾经 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的数学课程。我的心算特别拿手。作为行情书童,每 天在营业厅的大黑板上抄写行情数据。当时,通常有一位客户坐在报价机旁 边,大声读出最新价格。不论他读得多快,我都不会落掉。我总能把数字记 得牢牢的,从来不出问题。 营业部里雇了很多伙计。一来二去,我便和他们交上了朋友,不过,我 的工作太忙,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只要开市,就得一刻不停,难得有机 会和他们聊天。当然了,开市的时候忙,我倒不在意。 开市时虽然不能停下来聊天,但是我的脑子却可以仔细琢磨手上抄写的 这些数字。在我眼中,这些数字并不代表股票的价钱,多少多少美元一股什 么的。它们就是数字。当然,数字也有意思。它们永远变来变去。恰恰正是 数字的变化,才是我感兴趣的。为什么数字会变化?我不知道,也不关心。 那时,我并不深究就里。我只算旁观,看着它们变来变去。那便是我操心的 一切了——周一到周五每天五小时,周六二小时,它们永远变来变去。 正是这段因缘,最初激起了我对价格行为的兴趣。我对数字记得很牢。 要是它们今天上涨或下跌了,我能真切地回忆前一天它的价格曾经是如何变 化的。我的心算特长让我在处理这些数字的时候游刃有余。 我注意到,在行情上涨或下跌时,股票价格往往表现出特定的习惯—— 如果可以这样描述的话。我看到了无穷无尽地重复发生的相似现象,从中可 以提取范例,作为未来的指引。虽然当时我只有十四岁,但是心中已经积累 了成百上千的行情实例。有了这个底子,我渐渐开始有意地检验它们的准确 性,把股票今天的走法和其他交易日进行比较。用不了多久,我便开始预期 下一步价格变动。我唯一的向导,正如前面交代的,就是它们的历史表现。 我的脑子里有一份随时更新的“赛马早知道”。我指望股票价格按照一定的 形态或顺序变化。我力图把握价格变化的时机。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 举例来说,你可以看出,在什么地方买进要比卖出更有利一点。股票市 场恰似战场,行情报价机纸带便是你的望远镜。十回中有七八回,都能仰仗 这一套。 我从早年的经历中还学到了另一课,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投机乃人类天 性,就象山丘那样古老,华尔街不可能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不论今天在股票 市场上发生了何等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必定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从不忘 记这一点。我寻思,自己的看家本领其实就是力图牢记股市行情变化过去曾 经在何时发生、以何种方式发生罢了。事实上,我牢记股市的变化方式,正 是我从自己的市场经历中得益、转化为投资收益的方式。 我对自己这套把戏着了魔,对所有行情活跃的股票都忍不住要小试牛刀 ,急切地预期它们的上涨或下跌,因此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我在小本上 记下自己的观察。本子上记录的并不是纸上模拟交易,许多人采用纸上模拟 交易来训练投资技巧——获利巨万不会让你荷包满满(当然你也就不可能骄 傲自满),亏损巨万也不会让你一文不名。我的本子不同,小本上记录的是 我的预期正确的情况和错误的情况,紧接在我对最可能出现的价格变化事前 所做的判断之后,我的主要用意是确认我的观察是否足够精准;换句话说, 验证当初的预期是否正确。 假定我已经仔细研究了某个活跃股票当日变化的全部细节,得出的结论 是,它现在的表现一如既往,符合它在即将向下突破8到10个点之前的一贯 表现,因此这是个前兆。假定这是周一,我就在小本上简要地记录股票名称 及其周一的价位,同时,根据我对它的类似历史表现的记忆,再记下预计它 在周二和周三应有的行为表现。周二周三之后,我再查看行情纸带,核实它 的真实交易过程。 这便是我对纸带上的信息产生兴趣的缘起。行情波动首先和我脑海里对 上升或下降前兆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当然,价格波动总会有原因,但是纸带 从不关心原因。纸带也不做任何解释。我十四岁的时候便不从纸带上找原因 ,现在四十岁了,还是不从纸带上找原因。今天某股票行情如此这般的原因 ,也许在二、三天内都不清楚,或者在若干星期之内都不清楚,甚或在数月 之内都不清楚。然而,究竟这原因与你何干?你用纸带做买卖,只在此刻— —不是将来。原因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追查。但,你必须立刻行动——不然 就被市场抛弃。一次又一次,我看到这一幕不断重演。你可能记得,有一天 霍洛管道(Hollow Tube)下降了三个点,而当天大市是剧烈上涨的。这是 事实。下星期一,你看到报道,董事会通过了分红方案。这是原因。他们知 道自己下一步的举动,即使他们不卖出它,至少也不会买进。没有任何内部 人买进;这股票没有什么理由不能向下突破。P1-3